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兹从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视角深入研究当代工人阶级的地位和现状,分析产生社会变革的可能性,改造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提出新工人阶级理论,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工人阶级发生了分裂,出现了一些新的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高兹新工人阶级理论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现实的生活”为立足点,建立唯物史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活”概念有多种内涵,其中生产实践是人生活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之所以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是因为不懂得实践就是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