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中水利用是水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水"一词源于日文.它的意思是相对于"上水"和"下水"而言的."上水"指的是城市自来水,即未经使用的新鲜水:"下水"指的是城市污水,即已经使用过并且采用排放措施将其扔掉的水.  相似文献   
2.
基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和二元经济机构理论,采用1985—2008年的24组基尼系数、人均GDP和城乡收入比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试图找到我国经济增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收入分配不均等之间的关系。计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尼系数总体确实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伴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等现象在日趋加重。相对于经济增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的更为重要的因素。根据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等性的事实及其不断恶化趋势,提出了若干促进与保障收入分配平等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聚氯乙烯离心母液中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清洁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聚氯乙烯离心母液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离心母液中双酚A含量较高,其对水样总有机碳的贡献率为52.3%.大量双酚A进入离心母液中,不仅造成原辅料浪费,也造成水体污染,应加强聚氯乙烯清洁生产工艺的研发.  相似文献   
4.
表面活性剂改性沸石是指将粉煤灰合成沸石后,使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行表面修饰获得的一种新型吸附材料.本文评估了表面活性剂改性沸石从水中同时去除多类污染物的多功能性.目标污染物包括无机离子型污染物(氨氮和磷酸盐)、有机离子型污染物(亚甲基蓝和腐植酸)、可离子化有机污染物(不同pKa的双酚A,-氯酚和苯酚)和不可离子化的有机污染物(不同疏水性的苯胺,硝基苯,萘).与合成沸石相似,表面活性剂改性沸石吸附氨氮和磷的能力也较强.沸石内部孔隙中的负电荷可以去除氨氮;粉煤灰中的CaO,Al2O3和Fe2O3等成分经过沸石合成过程中的修饰可以吸附磷.研究结果还表明:尽管合成沸石对腐植酸,可离子化和不可离子化的有机污染物没有亲和性,表面活性剂改性沸石却对上述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表面活性剂在沸石表面形成了双层胶束,使沸石外表面具有了疏水性,因此,可以吸附有机污染物.本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改性沸石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多功能水处理吸附剂.  相似文献   
5.
稳健设计理论在公差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尺寸链中组成环公差对封闭环公差的影响程度,在公差分析过程中引入稳健设计理论,提出尺寸合格率灵敏度和产品合格率灵敏度概念.采用灵敏度公差分析方法开发出相应的计算软件,定量分析了组成环公差对封闭环公差的影响程度,通过计算得知,尺寸合格率灵敏度较小的组成环公差对封闭环公差的影响较小,产品合格率灵敏度较小的尺寸链稳健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低浓度PVC离心母液厌氧处理的可行性,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了长期(360 d)试验研究.离心母液COD约为200 m g.L-1,厌氧反应器有效容积为16 L.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污泥床采用消化污泥和颗粒污泥混合接种,在40 d内即启动成功;投加易生化物质、启动之初即采用较高水力负荷有利于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在稳定运行状态下,反应器对TOC的去除率在50%以上,有机物的去除主要集中在污泥区;污泥的最大产甲烷活性约为115 mL.(g.d)-1,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污泥中的细菌以形状规则的短杆菌为主;温度对厌氧反应器的运行影响较大,离心母液中氮、磷等物质相对不足,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添加这种营养物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旅游线路开发实际,应用经济学中正外部性问题内在化(本文未涉及负外部性问题)的相关理论,对旅游线路更新速度缓慢及缺乏创新精神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理论剖析,试图从理论入手找到问题的症结点。认为对创新性旅游线路开发申请“商标”注册,以及建立旅游线路专营,是两个可以实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was to obtain both an excellent effluent for reuse and a reduced sludge production simultaneously by a combination process of anaerobic phase and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technology in treating domestic wastewater.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of three months, excellent removals for COD, NH3-H, TN were obtained, and mean removals were 91.87%, 96.13%, and 69. 23%, respectively. Whereas, at first 20 days, the removal for TP was only about 15.87%. In the following days, about 30% of raw water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anaerobic reactor to supply organics for denitrificatien and release of polyphosphate, then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or TP removal was observed, and mean removal of TP increased to 76.35%. During the operational period, it was investigated that the permeate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everal water criteria for reuse except free chlorine, and a mean excess sludge yield coefficient of 0.137 g MLSS/g COD was obtained. Therefore, the predicted goals of permeate for reuse and excess sludge reduction could be both achieved after dosing a certain quantity of disinfectant into the permeate.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