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鼠李糖脂发酵过程中的泡沫控制是其商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对鼠李糖脂发酵过程中的反应器内泡沫生成规律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泡沫量总体呈现为前期快速增加,达最大速率后逐渐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发酵中前期单个气泡的体积大,是导致该时期泡沫量较大的重要原因.此外,细胞、蛋白等其他物质对鼠李糖脂发酵泡沫具有较显著的叠加效应,可使发酵液的起泡能力提升约1.15倍.泡沫液膜中的鼠李糖脂可使液膜具有更高的强度,泡沫稳定性时长可达82.5 min,起到了稳定气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体外循环时间的长短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文章回顾性地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科行瓣膜置换手术的1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KIN的诊断标准,术后将其分为肾功能异常组(73例)和肾功能正常组(6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为两组一般临床资料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肾功能正常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148.54±53.44)分钟,术后肾功能异常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215.36±56.51)分钟,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按总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分组,发现体外循环时间小于180分钟的76例中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为18(23.68%)例,而体外循环时间大于180分钟的65例中肾功能异常的患者55(84.62%)例,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体外循环时间的长短与心脏瓣膜术后患者肾脏功能状态关系密切,为保护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肾脏功能,应尽可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3.
分四组(摩崖刻经、碑柱经幢、龛窟单尊造像记、寺庙记述)对泰山佛教石刻的内容和价值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聚焦于课程目标,在“工程光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积极引入新理念,探索新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应用信息技术。笔者针对“工程光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痛点问题,依托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明确知识、能力、思维、发展四个层次的教学目标;通过课程思政的“一体引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两翼联动”,“立意、汇意、达意”三步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以打造阳光普照、百花齐放的对话式课堂;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以“四阶达标”为引领实现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强化思维、明确未来的阶梯式教学目标,以更好地满足新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