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6年1月-2019年3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集群鸟类统计法对湍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有鸟类16目52科204种.其中,居留型:留鸟64种,占31.37%;夏候鸟50种,占24.51%;冬候鸟45种,占22.06%;旅鸟37种,占18.14%;迷鸟1种,占0.49%;居留型发生变化的7种,占3.43%.分布型:广布种138种,占67.65%;古北种25种,占12.25%;东洋种41种,占20.10%.研究结果表明,湍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区系组成以广布种为主,伴以东洋种、古北种;冬候鸟种群规模大、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较多.该研究结果为湿地公园管理、保护及后续的监测和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查的68个样方中,共统计到61种维管植物,可划分为7个分布区类型。分布于水域中的植被群落丰富度高于陆地上植被群落丰富度。群系生境差异是黄河湿地植被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际种子检验规程,采用吸水纸培养法(blotter method)对来自河北省各地的高梁种子样品进行了种子带菌分析。本文报道了已鉴定出的种子携带真菌,共计17属21种。其中,非洲串棒霉Gonatobotrys africanus Saccas为中国新记录种。对重要的属种进行了详细的特征描述,并附精细的显微描图  相似文献   
4.
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中国近年来发表文献中的土壤呼吸数据,分析研究了中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中国5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平均呼吸速率依次为:针阔混交林(3.04μmol·m-2·s-1)落叶阔叶林(2.74μmol·m-2·s-1)常绿阔叶林(2.65μmol·m-2·s-1)常绿针叶林(2.60μmol·m-2·s-1)落叶针叶林(2.04μmol·m-2·s-1).落叶针叶林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最高(3.35),常绿阔叶林最低(2.35).总体来看,阔叶林土壤呼吸速率(2.69μmol·m-2·s-1)高于针叶林(2.32μmol·m-2·s-1);然而,阔叶林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2.30)却低于针叶林(2.68).土壤自养呼吸贡献率因森林类型而异,针阔混交林比例最低(30.3%),而落叶针叶林最高(41.2%).土壤呼吸的森林类型间差异是气候因素和土壤碳输入模式共同调控的结果.本研究表明,在预测未来陆地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反馈效应时,不同森林生态系统间的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差异性应给予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用吸水纸培养法和洗涤检验法自河北省水稻种子上检查到的种传真菌,共计23属,31种。其中,除Bipolaris oryzae等4种真菌外,其它种在河北省水稻种子上系首次报道。对一些重要种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7.
种传真菌研究:Ⅱ.河北省水稻种传真菌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克隆植物可通过调控其生物量分配格局与形态可塑性应对环境胁迫与干扰,在干旱沙区占据优势地位。阐明沙区克隆植物生物量分配格局与克隆生长形态可塑性对沙埋的响应对于探究沙生克隆植物应对风沙环境的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乌兰布和沙漠典型根茎型克隆植物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地下:地上、水平:垂直)与克隆生长关键性状指标(根茎横截面积、节间长与芽库)对沙埋干扰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沙埋深度增加,与地下: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无显著变化相比,沙鞭水平生物量占比显著降低(P<0.05);地下根茎横截面积随沙埋深度增加显著降低(P<0.05),而根茎节间长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根茎芽随沙埋深度增加而增加,分蘖芽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研究表明,沙鞭可通过调整其生物量分配格局应对沙埋胁迫,即增加垂直方向生物量。同时在深度沙埋条件下,根茎生理整合能力减弱,而增加其水平扩展能力(尤其是在中度沙埋深度)。此外,沙鞭还通过改变芽库大小与组成,作为一种适应性对策缓冲沙埋对沙区植物的干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