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种植物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3种植物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阻抑率及对亚硝酸钠(NaNO2)的清除作用为指标进行体外实验观察,结果表明:(1)3种植物多糖对80%CCl4酒精溶液所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有明显的阻抑作用,以枸杞子多糖的阻抑率最高,金樱子次之.(2)在模拟胃液条件下,3种多糖对NaNO2也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枸杞子多糖清除率最大,茶叶多糖次之.两种作用均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能寻找到高效抑藻的高等水生植物,本文探讨了大型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在富营养盐条件下与不同密度铜绿微囊藻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活与死亡菹草均具有良好的抑藻性能,而且,活体菹草在富营养水体能与藻类发生相互化感作用.在藻的起始密度为105cells.mL-1时,菹草可强烈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lnosa)的生长;当藻的起始密度为107cells.mL-1时,菹草不仅抑藻效力大幅下降,其生物量也明显减少,表现为藻类对菹草生长的抑制作用.菹草对铜绿微囊藻化感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与降低藻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在菹草胁迫下,藻细胞的CAT,POD活力下降,MDA含量增加.该研究提示通过种植菹草有可能对蓝藻水华暴发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穗花狐尾藻对淡水水华藻类的化感效应(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找到一条有效治理淡水水华的途径,研究了大型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的培养液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的化感抑制效应,同时研究了穗花狐尾藻培养液对池塘混合藻类的化感抑制效应.结果表明:穗花狐尾藻培养液可抑制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对铜绿微囊藻抑制效应尤为明显;穗花狐尾藻培养液还可导致池塘混合藻叶绿素a含量下降,藻细胞还原能力降低.总之,该研究提示利用穗花狐尾藻的化感作用可能是一种控制水华藻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微囊藻毒素在蓝藻水华污染中是出现频率高、产量大、危害最为严重的蓝藻毒素,其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综述了微囊藻毒素的产生机理、理化性质,并详细介绍了微囊藻毒素对生物体(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的危害及微囊藻毒素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微囊藻毒素的测定分析技术和污染防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黄精皂甙的提取及纯化工艺,首先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皂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佳条件,然后利用正丁醇以及大孔树脂等对皂甙进行纯化.结果表明,皂甙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75%、料液比120、每次提取时间50min、重复提取2次,对提取率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纯化皂甙的最佳方法是:先用水饱和正丁醇纯化,再用大孔树脂XAD-4纯化,其纯度可达95.33%.该方法对其他中药材中皂甙的提取纯化也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性壳聚糖对苯酚吸附条件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新型低成本苯酚吸附剂是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重点.将苯酚采用吸附法固定在戊二醛交联的壳聚糖(CTS)上,研究改性壳聚糖对苯酚的吸附效果,并对影响吸附率的主 要因素pH值,吸附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壳聚糖对苯酚的吸附能力增强,在pH=5.8,吸附时间为2h时,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佳,能够达到52mg/g.改性壳聚糖微球的洗脱和重吸附试验表明:重复使用的微球对苯酚的吸附量保持不变,重复性能良好,因此由戊二醛交联的改性壳聚糖是含酚废水较好的苯酚吸附剂.  相似文献   
8.
鞣花酸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种不同浓度的鞣花酸作用于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探索了鞣花酸对这两种藻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同期生长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藻细胞数和OD值比较以及抑制率计算t、检验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鞣花酸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最大抑制率都在85%以上,但对铜绿微囊藻抑藻效果更显著.鞣花酸浓度为0.9 mmol/L时,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0.6mmol/L时就对铜绿微囊藻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这些结果可为水华的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精多糖的抑菌和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黄精多糖的抗菌活性和抗炎作用.实验表明:黄精多糖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白葡萄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抑制二甲苯引起小鼠的耳肿胀,与NS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藻密度、抑制率等相关参数的测定,分别研究了金龙鱼食用油、大豆油、花生油等6种常见食用油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Kutz.)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金龙鱼食用油能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并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时间-效应关系.而3.0×105cells/ml的铜绿微囊藻,其半抑制浓度(EC50)最高可达4.18m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