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母岩破碎前的处理工艺现状,根据母岩破碎后新鲜破碎面的变化规律,并考虑不同颗粒形状的差异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证明对母岩材料进行分档破碎的可行性,并根据算例得出不良母岩分档筛分破碎的筛孔控制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实际生产中,可据此建立相应的破碎控制系统,得出各档集料破碎前后的要求粒径和筛孔,从而有效提高路用集料生产质量,同时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能源利用最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设计级配、施工方法对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利用室内马歇尔试验和旋转压实试验结果,分析矿料级配、施工温度、成型方法对SMA混合料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各因素对结构参数的敏感性,提出SMA沥青混合料合理的设计及施工参数。结果表明:旋转压实(SGC)的成型效果要优于马歇尔的成型效果;SMA混合料物理参数在160℃~170℃之间变化敏感性很大,当超过170℃时敏感系数几乎不变化,说明压实温度高于170℃有利于提高混合料整体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合料的基本参数对其高低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和参数决定了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将沥青类型、级配、级配的4.75mm、2.36mm的通过率以及粉油比等作为沥青混合料的基本参数,从混合料的宏观特点出发,用试验的方法揭示各项基本参数对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沥青的变化和结构的调整对其温度稳定性影响相当大;随着4.75mm通过率和2.36mm通过率的增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趋差;粉油比应在不同类型中加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抗滑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结合中国沥青混合料抗滑级配类型的研究成果 ,选用 AK- 1 6A、SMA- 1 6和 OGFC- 1 6三种抗滑级配类型 ,在分析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疲劳性、水稳性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抗滑级配混合料抗滑性能的优劣 ,以及分析了其抗滑性能随轮载作用次数的变化规律 ,通过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 ,更加明晰了其抗滑性能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马歇尔试验是中国目前评价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标准之一,但是在沥青路面验收时却没有相应的标准,仅依靠其压实度来评价,这为判断沥青路面的质量带来不确定性。以花岗岩的沥青混凝土钻芯试件的马歇尔试验结果为基础,系统地分析其各项技术性能参数的相互关系,以及钻芯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时对其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钻芯试件的马歇尔试验结果可以很好地判断其质量,直接分析施工工艺的稳定性,结果也表明不同的矿料级配对施工工艺以及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影响不同,在施工技术规范中采用钻芯试件的马歇尔试验评定质量时,应考虑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桥面铺装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并建立预估模型,测试道路和桥面沥青铺装的温度场并进行对比分析。在夏季高温期和冬季低温期实测温度场,收集或计算气温、风速、湿度和太阳辐射等气象要素,对比分析实测温度场,揭示桥面铺装温度场的分布特性;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桥面铺装夏季日最高温度和冬季日最低温度的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桥面铺装温度与气温几乎呈同步周期性变化;与道路铺装相比,桥面铺装的夏季日最高温度高1.4℃(3cm处)、日温差大2.2℃;路表、距路表3cm和7cm处的冬季日最低温度分别高3.3℃、1.8℃和0.9℃,冬季日温差分别小2.0℃、2.2℃和2.1℃;建立了以气温、太阳辐射、风速与湿度为变量的桥面铺装夏季日最高温度和冬季日最低温度预估模型,与LTPP和SHRP模型相比,该模型在预估桥面铺装温度场时具有更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