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基于色素荧光特征的比值分析法对活体浮游植物的分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于掘进巷道,其冲击地压危险性不仅在掘进迎头,而且将波及到巷道后路处于高应力的区域.因此,为确保巷道掘进期间整个巷道的安全,需要对巷道迎头和后路进行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该文介绍了巷道掘进冲击危险性预测的方法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设计合成一种尚未见文献报道的酚型双臂开链冠醚化合物L(L-2,6-二(8'-喹啉氧甲基)-4-甲基-苯甲醚),经元素分析,IR,^1HNMR,MS等方法确定了其组合和结构,其Ag(I),Cu(II),Ni(II)固体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结果青明,金属离子不同,则其配合物的配位比(M:L)不同,Ag(I)配合物为1:1,Cu(II,Ni(II)配合物为2:3,并运用热重-差热分析对其热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青岛近海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青岛近海17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13种多氯联苯(PCBs)的分布特征、同族体的含量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且进行了PCBs的污染来源探讨及状况评价。13种PCBs的总量的范围为:(1.51~43.72)ng/gdw,总量平均值的分布特征为:西南近岸>胶州湾内>东北近岸,13种PCBs中,主要以低氯代的PCBs为主。青岛近海的PCBs污染属于轻度污染,整个调查区域属于低风险生态区。  相似文献   
5.
建立溶液配位反应-沉淀反应多重平衡合成前驱体的方法,成功合成了基于海洋硅藻硅质壳三维多孔状结构的氧化锌纳米材料,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TEM-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对硅藻硅质壳结构氧化锌纳米材料进行了发光性能的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硅藻硅质壳模板合成后的氧化锌材料在蓝绿光可见区(400~550 nm)有光致发光效应,与模板合成前相比光致发光性能上提高了14.55%。  相似文献   
6.
利用模板法合成1种新的含醇羟基西佛碱型大环冠醚L(7,11-二氮杂-3,15-二氧杂-4,5;8,10;13,14-三苯并环十六-6,11-二烯-1-醇)的铜、锌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MS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M(L2)(NO3)2及其配位情况,由模板反应得到[1 1]型西佛碱大环化合物。DMF溶液中的电导数据证实它们均属非电离型,并运用TG-DTA分析比较铜、锌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气相色谱和同步荧光光谱鉴别溢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气相色谱法和同步荧光法分别测定了7个原油样品(其中2个油品来源相同)和一种润滑油的饱和烃色谱和同步荧光光谱,分析了正构烷烃组分包含姥鲛烷(2,6,10,14-四甲基十五烷,Pr)和植烷(2,6,10,14-四甲基十六烷, Ph)的分布特征,及反映油品中多环芳烃等荧光性组分的荧光光谱特征. 谱图分析结果显示:润滑油的色谱图和同步荧光光谱图与原油的明显不同,易与原油油品区分开;渤海海区的2种原油Y1与Y2较为特殊,饱和烃含量低,根据色谱即可鉴出;南海4个油品中Y6饱和烃的含量较低,采用色谱能与另外3个样品分开, 结合同步荧光光谱可将Y5与Y3,Y4分开;来源相同的Y3和Y4的荧光光谱基本一致,差别仅在于Y4在C23前的正构烷烃(含姥鲛烷和植烷)含量均略低于Y3,而C23之后的正构烷烃均略高于Y3,其因为Y4发生了轻度风化.将油品的正构烷烃特征和同步荧光光谱特征一起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处理,结果显示:7个油品中5个油样可以明显区分开;Y3和Y4距离很近. 研究表明:将气相色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所体现的油品的正构烷烃(含姥鲛烷和植烷)和多环芳烃特征一起作为油品的指纹信息,应用常见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即可方便鉴别油样.  相似文献   
8.
在春季生长期,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典型区内沿水位梯度采集6种优势植物群落样品,进一步区分植物地上部分茎叶和地下根系,以及优势种和伴生种.通过测定群落不同组分的全碳含量和生物量分析了鄱阳湖湿地植被碳分配与碳储量特征.结果表明:植物地上部分全碳含量的波动范围为37.12%~47.30%,地下根系全碳含量的波动范围为24.32%~38.33%,地上部分大于地下根系.总碳储量在不同群落间的变化范围为229.29~581.37 gC·m-2,表现为灰化苔草群落最高,菰群落最低.不同群落物种的碳分配策略存在显著差异:灰化苔草和狗牙根地下根系碳分配远高于地上部分,虉草和芦苇则将更多的碳分配至地上部分,菰和南荻地上和地下碳分配较为均衡.碳储量在种间分配上主要集中于群落优势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油酸乙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条件,选择以8%OV-210为固定液,Chromosorb W.AW.DMCS(60-80目)载体填充的色谱柱,选择邻苯二甲酸二丙酯为目标,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作为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0.24%,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回收率在100.6%-101.0%之间。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