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
以2000年江西省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各市县人口与土地利用类型、地貌类型之间的相关性,并按不同地貌类型建立了人口数据空间化模型,通过残差修正后,计算出了100m×100m分辨率江西省人口分布栅格数据。  相似文献   
2.
AHP法在江西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区域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结合本区脆弱性的特点,建立了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得到了4个层次的层次单排序。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各层次各因子相对的权重,用于评价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结果表明,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目标要素B以人为干扰脆弱(B2)为主,占73%;指标层(D)中20个指标相对应总目标A的权重值排序结果显示,森林覆盖率所占的权重最大,达0.2044,水土流失强度的权重次之,为0.1825,二者占20个指标的比例达39%之多,平均各占19.5%;其他18项指标之和只占61%,平均各占约39%,且单项权重值均小于0.1,足以反映影响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程度的主导因子是人为干扰脆弱为主,即森林覆盖率和水土流失强度。  相似文献   
3.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对文学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而根据该理论分析可得出:理解的历史性视文本理解总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学翻译是译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的;视域融合是文本视域和理解者视域差异性的相互交融,文学翻译是译者努力实现视域融合的过程;效果历史视理解对象为历史的存在,为同一文学文本重译提供了理论诠释。可见,文学翻译是特定历史背景下译者竭力使理解者视域和文本视域相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现有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脆弱生态环境研究的定量化方法、指标量化的标准,以及研究结果的差异,并探讨了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力图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启迪。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时空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行脆弱生态环境研究,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江西省为例,在G IS支持下,通过构建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生态环境脆弱度,利用重心迁移模型计算脆弱度等级的重心迁移方向和距离。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0年,该省生态环境总体上有了极大改善,2000年轻度脆弱等级面积122 649.29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73.5%,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增加919 26.80 km2,增加259.91%;轻度脆弱等级重心迁移结果表明,赣南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好于赣北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