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上海软土的屈服函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同济大学真三轴仪的试验结果基础上,提出符合条件的π平面上的形状函数,并结合能反映应力诱发各向异性的关口-太田屈服函数,提出适合于上海软土的新的屈服函数,并与剑桥模型,关口-太田模型进行了理论比较。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计算桩筏基础沉降的方法,可大大减少桩基础的计算工作量,解决地基节占多而对计算机内存和速度要求高的问题,特别适用于桩数很多的高层建筑地基基础的沉降分析。算例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3.
实现对充填膏体性能的井下现场实测.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KJ216顶板压力在线监测系统,使用耐高温、高压、防水的充填体变形监测仪、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膏体应力、应变和水化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充填体在采空区后方80 m左右逐步被压实并趋于稳定;上覆岩层的总变形量在300 mm左右,其中充填体的变形量在104.3 mm左右,充填体压缩率为5%;充填体的水化温度最高达54℃,对充填体早期强度有促进影响,水化反应在第2天最为强烈,4天以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是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自振频率是反应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模态参数指标.因此,准确计算自振频率是分析光岳楼的动力反应的关键.本文依据泰斯特动态监测设备实测测点的振动数据,采用ITD法计算得到了光岳楼木结构的自振频率,并与STD法和OP.Polylscf算法计算得到的光岳楼木结构的自振频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ITD法和STD法计算得到的光岳楼木结构的第1阶频率比较接近,但与OP.Polylscf算法计算得到的光岳楼木结构的1阶频率相比略偏小,这主要由于光岳楼历经多次维修加固,致使其整体刚度有所增大.而采用ITD法和STD法计算光岳楼木结构的其他各阶频率均大于采用OP.Polylscf算法的计算结果,除了第3阶频率的误差大于10%外,其余各阶误差均小于10%,说明采用ITD法计算光岳楼木结构的自振频率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以黄河冲积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组一维次固结变形试验研究其次固结特性,即相同加载比正常固结、超载预压固结和不同加载比正常固结三组试验。分析发现:黄河冲积土的次固结系数与固结压力大小相关,离散性大,均值较其他地区小;受超载预压的土,其次固结特性受影响较大,次固结系数减小;相同加载比的压实黄河冲积土,次固结系数与压缩指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三组试验的lnP/lnCa与lnP之间都有很好的直线关系,拟合出了相关公式,并给出了常数A、B的取值推荐方法;给出了次固结系数Ca的取值建议,利用经验公式和实际沉降值进行比较,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拖曳锚在海洋平台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嵌入到预定位置是其达到预期承载力的关键,因此开展拖曳锚嵌入轨迹的研究就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拖曳锚嵌入轨迹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讨论了锚链、锚板、土体参数等因素对拖曳轨迹的影响规律;对嵌入轨迹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于各种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拖曳锚嵌入轨迹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后续开展新型双层平板承力锚的嵌入轨迹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三维裂纹破裂声发射特征及传播规律,以含有三维裂纹组的脆性类岩石材料为研究对象,结合声发射实时监测及CT扫描重构技术,分析讨论了单轴加载条件下三维裂纹组破裂声发射特征及空间传播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试件表面岩桥破裂失稳模式分为反翼裂纹-翼裂纹破裂模式、反翼裂纹-剪切裂纹破裂模式、翼状拉伸裂纹平行传播模式;裂纹起裂、岩桥破裂失稳均伴随着声发射信号峰值及应力应变曲线波动,翼状拉伸裂纹起裂释放能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大;试件内部以拉伸裂纹传播为主,伴随剪切裂纹、反翼裂纹、次生裂纹,试件以翼状拉伸裂纹传播导致的轴向拉伸破坏为主;试件内部剪切滑移痕迹随岩桥角度变化而增加,剪切裂纹及次生裂纹数量增多,破裂形式趋于复杂;以预制裂纹中心线为对称轴,翼状拉伸裂纹分别向两端传播形成反对称结构,起裂角度随裂纹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着岩桥角度变化,岩桥破裂模式分为反翼裂纹-翼裂纹破裂完全破裂模式、反翼裂纹-剪切裂纹破裂部分破裂模式、翼状拉伸裂纹平行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地描述软岩蠕变规律,基于经典西原模型,考虑软岩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建立一种非定常西原模型,并采用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研究软岩的蠕变力学特性,基于单轴压缩蠕变试验数据对所建立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利用ABAQUS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将所建立模型嵌入其中进行软岩蠕变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拟合单轴压缩蠕变试验数据并辨识相关参数,相关系数不小于0.997,所建立模型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可准确地描述软岩的初期蠕变、等速蠕变、加速蠕变3个阶段;模拟结果与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所建立模型可以在数值软件中准确应用并进行相关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