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满足小容量特殊负载对(近似)稳定电能供应的需求,本文遵循(近似)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的基本原理,采用液压活塞和压力容器壁内置螺旋盘管换热的方式,基于气/液相变过程,提出了具备近似等压放电过程的近似等压等温压缩CO2储能系统。通过建立系统核心部件的热力学分析模型与性能评价指标,分析了该系统在初次充放电循环中的性能,探究了压力容器初始压力、最大压力和螺旋盘管水温等参数变化时的系统性能,探索了系统有、无螺旋盘管换热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初次充放电循环中充放电效率、热效率和能量密度分别为62.67%、53.05%和0.500 3 kW·h·m-3。同时,该系统在放电过程中可以获得近似恒定的电能输出,输出功率在636~840 kW范围内变化。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丰富压缩气体储能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常规方法处理产能测试数据时,发现许多气井的井底压力测试数据很难达到常规气井产能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每改变一个工作制度(每改变一次产量),气井的井底压力达到稳定后测试压力,连达到“拟稳定流状态”都比较难。使得测试压力与达到稳定时的压力有一定的误差,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引入两个平均误差值来处理其测试数据,通过测试数据就获得其误差值,从而获得可靠的结果。该方法主要用来处理由于在测试过程中流动未达稳定状态造成测试的地层压力或测试压力不准确的影响,而使得测试数据异常,用常规方法无法处理的数据。该方法克服了测试中需要长时间达到稳定状态这一限制,对异常资料的处理特别实用。通过实际资料处理与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3.
天然岩石裂缝的性质与其表面形态紧密相关,描述裂缝的表面形态是深入分析裂缝力学性质和导流能力的基础。首次利用光电三维面形自动测量系统,测量了五1块沉积岩裂缝的表面形态,通过频谱分析得出了描述岩石断面形态的两个参数:分形维数和比例系数C。在对裂缝合成表面的频谱分析时,得出了描述裂缝两表面相关性的参数:裂缝的特征尺度。这些参数在分析裂缝井下闭合规律中是不可缺少的参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