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合理确定冻结深度是季节性冻土区防冻设计的关键,为研究季节性冻土区黏土的冻结深度,统计了中国部分季节性冻土地区气温,获得了这些地区的气温特征,以此确定了室内试验的温度边界条件,开展了10%、20%、30%3种不同质量含水量的单向冻融循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20%、30%3个试样的最大冻结深度分别为28、15、12cm;鲁基扬诺夫公式预测值较Stephan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公式、《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与《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公式的预测值更准确;利用未冻水体积含水率修正了《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冻结深度计算值,其误差在6%之内,因而建议在季节性冻土区的黏土地区用该修正公式计算设计冻结深度.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明确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发育特征,为气田有效开发提供参考.利用63块岩心观察和薄片资料以及206块样品分析测试资料对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聚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属中低孔低渗储层,不同火山岩性孔隙结构差异大、非均质性强.孔隙度、渗透率和孔喉半径中值这3个参数为孔隙结构聚类评价的最佳指标,孔隙结构可以划分为Ⅰ,Ⅱ,Ⅲ和Ⅳ4类,以Ⅲ和Ⅳ类为主.孔喉分布不均,不同区域和不同层位差异较大,整体上喉道连通性较差.平面上主力层YC1I1小层中,Ⅰ类和Ⅱ类孔隙结构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中部偏西部以及中部偏东北部的区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