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采用三维荧光技术研究了MBR+蠕虫床耦合系统内蠕虫作用对MBR内胞外聚合物(EPSS及EPSB)特性的影响.MBR-A、MBR-B和SSBWR内EPSS的EEM光谱中均主要有四个特征峰,SS-BWR的作用未破坏MBR-B内EPSS中酪氨酸类蛋白质的结构,使色氨酸类蛋白质的峰发生了较大程度的红移,两类芳香性蛋白质、类腐殖酸以及类富里酸物质含量均有大量增加.耦合系统内EPSB的EEM光谱均主要有两个特征峰,分别为酪氨酸和色氨酸类蛋白质,EPSB主要由蛋白质类物质构成.经SSBWR作用后EPSB中两类蛋白质含量减少明显,并且色氨酸类蛋白质的特征峰产生了5~10nm的蓝移.MBR-B的污泥混合液经SSBWR作用后,其I(B)/I(A)值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蠕虫的捕食作用使污泥混合液中易生物降解的有机质减少,降低了污泥混合液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