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为提高多模索引调制正交频分复用的能量效率,提出一种改进方案和相应的检测算法.该方案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能通过空载模式传递部分信息,还能通过改变空载模式与其他模式的比例来实现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的兼顾.分析了空载模式对误比特率性能的影响,并据此对加入空载模式后的多模式星座进行优化;此外,提出改进的低复杂度最大似然检测算法,在不降低误比特率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多模方案的检测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在瑞利衰落信道下,当误比特率为1×10~(-5),频谱效率为1.75,2.00,3.00,4.00 bit/s/Hz时,所提方案分别取得了6.0,3.7,3.4,1.7 dB的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面向载波聚合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调制系统PAPR过高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面向载波聚合的FBMC系统降低PAPR的有效方法。基于预留子载波思想,利用分量载波间的保护间隔充当预留子载波成分,结合时域信号剪切的实现方法,降低信号峰均功率比。同时为克服FBMC系统符号重叠特性的影响,利用后向迭代的实现思想,避免符号重叠引发的峰值再生而引发峰均比回升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可以在不影响系统传输性能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系统的峰均功率比。  相似文献   
3.
为了应对衰落效应对未来无线网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巨大挑战,提出一种应用信号空间分集(signal space diversity,SSD)的多载波时分多址(multicarrier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MC-TDMA)系统。该系统利用MDFT滤波器组的天然特性,挖掘了MC-TDMA系统内部固有的调制分集增益。理论分析及各环境的仿真表明,SSD-MC-TDMA系统相比经典的MC-TDMA系统不仅具有更强的抗多径衰落能力,而且不会改变其优越的低峰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数字滤波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有限字长效应问题,改善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的舍入噪声性能,基于滤波器结构提出一种改进的FIR滤波器结构.给出改进结构的状态空间实现,分析结构参数引入的舍入噪声,并在统计独立的高斯白噪声模型基础上推导出舍入噪声增益表达式.从复杂度、舍入噪声及幅频相频响应方面进行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结构以复杂度为代价得到舍入噪声增益减小,且在高通和带通滤波器中的舍入噪声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结构;在不同字长约束下,改进结构的低通、高通及带通滤波器的幅频和相频响应接近理想频响特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SC-FDMA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系统中提出用Ⅰ型、Ⅱ型、Ⅲ型、Ⅳ型4种不同类型离散余弦变换代替离散傅里叶变换.基于不同变换,分别推导上行链路传输信号时域表达式,并对推导式展开分析,比较基于不同类型离散余弦变换的SC...  相似文献   
6.
宽带无线通信中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抗多径衰落能力很强,能够平衡高速传输与均衡接收复杂度二者之间的矛盾,是未来宽带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之一.从已获广泛应用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出发,简述滤波器组多载波传输技术基本原理及框图,给出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它们与多输入多输出、码分多址以及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技术融合,并对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实数系完备性基本定理的循环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柯西收敛准则的基础上,链式论证了实数系的其他6个基本定理,并最终形成一个完美的论证“环”,体现了数学论证之美;指出了有理数集不具有完备性.  相似文献   
8.
在认知蜂窝异构网络中,针对大规模部署认知家庭基站带来的能量消耗问题,研究了两层异构网络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循环迭代的资源联合分配算法,在实时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约束和跨层干扰约束下最大化认知系统能量效率,将分数形式的能效函数等价转换为减数形式,使优化问题近似确定为凸优化形式,并通过迭代方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收敛到最优能效,并保证了实时用户的QoS需求,有效提高了系统能量效率.  相似文献   
9.
限幅引入非线性失真即限幅噪声, 使正交频分复用系统误码率性能显著下降。为消除限幅噪声, 本文提出了基于预估计限幅噪声位置的稀疏自适应匹配追踪方案。首先,在发送端信号送入信道之前, 根据信号幅度值, 预先估计被限幅采样点的位置, 使落在该采样点范围的限幅噪声作为压缩感知的观测值向量, 其次再对噪声进行重构。该预估计方案成功避免了信道对限幅噪声分布位置及幅值的干扰, 提高了重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压缩感知算法相比, 所提方案对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及算法计算复杂度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10.
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技术比正交频分复用(OFDM)带外泄露小,频谱利用率高。提出基于异构业务QoS的FBMC认知无线电(CR)跨层资源分配算法。针对CR网络中的异构场景,在干扰约束和总功率约束条件下构建代价函数进行资源分配,首先对实时用户实施跨层资源分配,将媒体介入控制层的时延约束转化为物理层的传输速率约束,然后对非实时用户按照比例公平原则分配剩余资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保证了请求实时业务的用户数据包的平均时延门限不超过最大时延门限,同时实现了非实时用户间资源的比例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