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微波消解牙鲆样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牙鲆肌肉中钾、钠、钙、镁、锌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时间短,操作简单,消化过程试剂用量少,减少环境污染.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牙鲆肌肉中的这几种元素,方法快速简便,加标回收率为82%~103.2%,相对标准偏差(RSD)≤2.7%,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在水温为21.0~23.7 ℃,盐度为33.5的条件下,用约7.8×105粒受精卵孵出仔鱼约55万尾,孵化率达70 %左右,再经过79 d的培育,培育出幼鱼2.287×105尾,成活率达到41.5 %.初孵仔鱼平均全长(3.16±0.22)mm;初孵仔鱼至孵化后3日龄为前期仔鱼,冠状幼鳍形成,大部分仔鱼已开口,逐渐建立...  相似文献   
3.
对患"体表出血病"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肝、肾、肠等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纯化、人工感染、菌种生理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等研究,得知引起该病的病原有3种菌.根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确定这3种菌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a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类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as pseudoalcaligene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