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表征实际状态下的页岩气在纳米孔隙中的运移,考虑黏滞流、Knudsen扩散以及表面扩散机制,推导出页岩气表观渗透率模型。以224组试验数据为依据,优选所建模型中压缩因子及黏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试验数据系统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定义黏滞流、Knudsen扩散以及表面扩散渗透率比重,计算各机制的贡献率。分析压力、孔隙半径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页岩气的表观渗透率,误差为3.02%,优于现有模型;优选出的DK模型和Sutton模型计算压缩因子和黏度误差分别为0.53%和2.7%,压力和孔隙半径对表观渗透率影响最大;Langmuir最大吸附量、Langmuir压力以及等量吸附热主要影响表面扩散渗透率比重;在低压和高压条件下,各因素对表观渗透率及比重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孔隙半径为1 nm、压力分别为0.1和20 MPa时,表面扩散对渗透率的贡献率达75%和30%,说明低孔隙半径或低压条件下表面扩散现象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本文认为,高校肩负着培养四化建设接班人,造就所需合格人才的任务,培养出的学生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坚实的文化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3.
砂砾岩油藏储层空间展布复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严重,使得井间连通关系难以准确判定,干扰试井的测试方法受到一定的限制。从井间储层连通与储层不连通的两种模式出发,基于镜像反映原理及压降叠加原理,推导建立了生产井井底压力导数变化公式。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基于不稳定试井资料判定井间连通关系的方法;该方法经在实际测试井组中应用,判定结果准确可靠,易于矿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