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围栏封育对重度退化草地土壤养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围栏封育对科尔沁退化草甸草地土壤质量的影响,选择典型重度放牧场草地及其毗邻的围封7年的草地的土壤pH值、含盐量、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封育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土壤含盐量、pH值显著下降,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和速效磷等养分含量显著增加.微生物生物量C,N...  相似文献   
2.
植物固沙工程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半流动沙丘、5年、10年和22年生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植被的土壤样品,对各类型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和主要土壤酶活性进行对比研究。土壤按5层取样:0~1O,10-20,20-30,30-40,40-50cm。结果表明,采用植物固沙工程固定沙丘后,表层土壤(0-10cm)有机C和全N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土壤生物活性也大幅度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N的含量以及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单酯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明显提高。这种改良效应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与土壤总有机C含量,微生物生物量N与土壤全N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固沙植物材料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尔沁地区采集小叶锦鸡儿、樟子松、山竹岩黄芪和差巴嘎蒿这4种22年生固沙群落的土壤样品,对土壤有机C,全N,微生物生物量和主要酶的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土壤按3层取样0~10,10~20,20~30cm.结果表明,4种固沙植物均能明显改善土壤C,N水平,提高微生物生物量,改善土壤酶的活性.尤其是对土壤表层0~10cm的改良效果更加明显.4种材料中,小叶锦鸡儿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最大,其群落土壤中微生物C,N含量、土壤脲酶、磷酸单酯酶、蛋白酶、脱氢酶的活性均明显高于其他几种植物群落,表现出强大的改善沙土环境的能力,可作为优良的固沙植物材料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对土壤中铜的富集效应及其生理响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依据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设置10个铜污染指标(1~400mg.kg-1),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铜污染对紫花苜蓿的生物量、铜积累、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的影响,探讨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与紫花苜蓿铜积累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变化分别与紫花苜蓿的生物量和铜积累量的变化趋势一致.随土壤中铜含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小.游离脯氨酸含量在外源添加铜含量高于10mg.kg-1时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显著(P<0.05).紫花苜蓿根系的铜积累显著高于地上部分.铜含量为400mg.kg-1时紫花苜蓿铜的总积累量达每盆617μg,是对照组的12倍左右,表明紫花苜蓿对铜污染土壤具有潜在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