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2010-2012年我国林业植物授权的90个新品种,对其培育单位、植物种类、品种用途进行了分析,对观赏树种做了专项分析,以期为林业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2.
莱钢特钢厂20CrMnTiH钢材成分波动较大,淬透性带HRC8~10,范围较大,制约了齿轮钢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通过研究,发现铸坯中心偏析尤其是碳偏析为主要问题.通过工艺优化采取各项措施,尤其增加电磁搅拌后,中心碳偏析得到明显改善;C控制在0.19%~0.20%的炉次达到了95.6%;淬透性带控制在HRC6内的达到了92.1%;在HRC4内的达到了86.2%;提高了产品质量,满足了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3.
最优化法在计算平台破损后浮态及初稳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用优化方法求解平台破损进水后浮态和初稳性的方法,并用所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平台破损后的浮态和初稳性进行了计算。文中给出了某一平台在下沉就位过程中的计算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优化方法来求解平台破损进水后的浮态和初稳性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海上生产储油船运动性能研究及尺度分析季春群,胡侃,陈宇罡(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海上生产储油船作为海上的生产、储油及中转的基地。是海上浮式生产系统的中心环节,是一项投资大、使用年限长的复杂工程项目.它投产后的各种性能及经济效益在着手设计时,必须进行多方面...  相似文献   
5.
6.
化工查新具有物质种类繁多、合成工艺复杂、指标参数多等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信息正在逐步成为查新工作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工课题科技查新过程中常用的数据库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以及检索方式,并对如何利用数据库系统与网络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粗粒土路基的压实试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通过改变室内击实试验的击实参数,对影响粗粒土压实特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现场试验,对粗粒土路基压实厚度、压实机械及压实遍数等影响压实效果因素综合分析后,针对粗粒土中粗粒含量的变化,提出采用三点二次插值函数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粗粒土的压实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含水量对粗粒土压实影响较小,应采用大吨位的振动压路机对粗粒土进行压实。  相似文献   
8.
大直径空心桩承载性状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分析了大直径空心桩的施工特点,利用MARC软件,对大直径空心桩这一新型基础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模型中将土体视为弹塑性体,桩注浆体土体间接触关系为库仑摩擦。分析表明大直径空心桩表现了端承摩擦桩的性状,其端承力在承载力的发挥中占了很大比重,桩侧压浆混凝土相当于增大了1/2压浆混凝土厚度的有效桩径,并对空心桩与实心桩的承载性能进行了对比。通过与实测结果比较,证明模型合理。  相似文献   
9.
柊树品种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柊树的观赏品种进行了系统整理,编制了品种分类检索表,并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对品种名称进行了考证,记载品种12个。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创造性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结合自己的科研,把自己的新方法新思想熔入和渗透到教学中。并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宽松环境和自由争鸣的学术氛围。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批判精神。我国教育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对发散思维重视不够。因此在创造性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