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薄带连铸流程下取向硅钢粗大λ晶粒(〈100〉//ND,normal direction)的“遗传”会导致磁性能恶化.为解决这一问题,针对取向硅钢的热轧孪生行为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凝固组织粗大的取向硅钢在650℃热轧时可产生大量112〈111〉形变孪晶,这与具有高层错能的硅钢在较高温度下难以孪生变形的传统认知不同.热轧过程中复杂的应力状态降低了变形孪晶的取向依赖性,由于具有更高的储存能,孪晶界/孪晶界及孪晶界/晶界交叉点成为再结晶形核的优先位置,大大提高了常化过程中的再结晶率,受沿孪晶界应变分布及孪晶间距离的限制,沿孪晶界形核的再结晶晶粒通常呈“饼状”,最终形成以细小且取向漫散的再结晶晶粒为主的常化组织,消除了初始凝固组织中有害的粗大λ晶粒.  相似文献   
2.
首次用加权余量法和Mises屈服准则对受线性和均布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简支圆板进行极限载荷分析,选择了3个不同的试函数,求得了极限载荷的解析解.该解为圆板半径和极限弯矩的函数,且随着圆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结果表明,Tresca预测极限载荷的下限,TSS屈服准则预测极限载荷的上限,加权余量法预测的极限载荷均居于二者中间.  相似文献   
3.
将薄带连铸技术引入因瓦合金的制备流程,利用金相显微镜、XRD、EBSD、微观硬度计、拉伸实验机等设备,围绕薄带连铸因瓦合金的组织织构演化及力学性能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钢液过热度较高的条件下,因瓦合金凝固组织以粗大的柱状奥氏体晶粒为主,织构为强烈的λ纤维织构(<100>//ND).冷轧过程中形成大量的变形亚结构,使硬度(HV)由铸态的165提高至230~240,冷轧织构以典型的铜型织构(112<111>)及S型织构(123<634>)为主.0.7mm厚冷轧板经900℃退火10min,形成包含大量退火孪晶的再结晶组织,织构较漫散,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延伸率分别达293MPa,433MPa和33.4%,与传统流程制备的0.7mm厚因瓦合金的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棒线材拉拔的柱坐标系速度场,提出了一种应变速率内积积分方法,并获得了解析解.分析了摩擦因子对最佳模角和应力状态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最佳模角αopt和nσ均随着m的增大而增大;当m一定时,最佳模角αopt对应nσ的最小值.为了验证柱坐标内积解析圆棒拉拔结果,将该方法同Avitzur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和Avitzur提出的方法结果趋于一致.最后讨论了摩擦因子对极限加工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模糊回归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持向量机是在统计学习理论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学习方法,该方法在模式识别、回归估计、概率密度函数估计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好的应用.基于含有不确定性信息的问题,引入了模糊支持向量机.针对回归估计问题,利用支持向量机的基本思想提出单参数约束下的支持向量机模糊线性回归模型,并给出模型的解,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的模糊回归估计相比该方法得到了更加满意的最优解并且缩短了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