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将人视为自然世界的组成,像自然科学一样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揭示事物的普遍规律。科学主义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的基调是机械论自然观,其哲学方法论基础为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有如下三种范式:心理主义范式、行为主义范式和信息加工范式。  相似文献   
2.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超导机理是近30年来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科学难题.赝能隙和d波配对对称性是对铜氧化物超导体研究所得出的重要实验观察.然而,过去的宏观测量描述的是超导层和电荷库层性质叠加的结果;而微观表面探测主要在实验上易获得的电荷库层进行,无法保证其测量结果能真实表征夹在电荷库层之间的超导结构单元(CuO_2).因此,获得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超导层CuO_2且对其进行直接测量是非常必要的,对揭示其高温超导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综述最近五年内对铜氧化物中CuO_2层相关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结果,对铜氧化物中赝能隙及其与超导电性的关系进行讨论.这些研究为理解高温超导机理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郑惠军  宋灿 《科技信息》2009,(28):101-102
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空调的几种送排风方案:分析了各种送排风方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提出了工程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GNAT的实验方法,通过对湖南某大学306份有效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激活影响着人们的判断与行为;(2)指导语的主效应不显著,这说明刻板印象具有很强的内隐性和顽固性;(3)刻板印象信息表征的模式都遵循效价一致的原则,即积极信息与积极信息紧密的整合在一起,消极信息与消极信息紧密的整合在一起;(4)知觉者的目的和意图能够起一些作用,自动刻板印象能够被一系列的因素所缓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宋灿 《科技信息》2012,(7):166-166,198
当今移动通信设备硬件的发展趋势是设备的外观小巧或者说可移动性足够高、通信效果足够好并且功耗足够低。这样就要求设计硬件时做到高集成度且低性能损耗。本文主要针对移动通信设备的发端中的变频方式的改良、器件的合理选用,以期提高设备集成度减少性能损耗并在实际设计中简化工作量甚至还可以降低成本。笔者结合实际工程,将文中提到的变频方式、使用的器件均通过FPGA以及基于FPGA的NIOS-II处理器的平台上成功测试验证。并成功应用于基于OFDM调制的窄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发送。此类应用将在煤矿监控等领域的设备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高温超导体因其丰富的物理性质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已成为30余年来凝聚态物理学备受关注的前沿方向之一.探索和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并以此建立非常规高温超导电性的物理机制是超导物理学家们长期追求的目标.本文从高温超导体的研究现状和瓶颈出发,介绍基于异质外延薄膜高温超导电性的原子尺度研究,阐述近年来分子束外延技术在高温超导薄膜制备和量子调控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在外延薄膜超导特性表征方面,着重介绍基于原位扫描隧道显微镜对超导层的原子尺度研究.在新型高温超导体探索方面,主要介绍基于异质外延薄膜界面超导体系的构筑.本文侧重于展示实验设计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对高温超导电性微观机制的理解,力图以此启发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7.
宋灿 《科技信息》2012,(9):73-74
当今通信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呈现出无线化和IP化趋势,这样做的好处是设备的通用延展性好,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互联网资源作为传输介质。有线网口或无线网口在用于数字视频等大码率数据传输的系统中,也越来越多的用于数据传输和设备控制的复用。与传统的串口、并口、USB口等控制方法相比,基于网口的嵌入式网页服务器(webserver)控制方式,除了在通信速率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并且可以更好地实现无线系统远程控制。然而这样一来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大码率的数据传输会造成较高的网络延迟,但是基于HTTP协议(以TCP协议为基础)的却要求对网络延迟做到合理控制。所以本文笔者采用了基于NiosII的IP核设计出一种协议控制方案:将大码率数据进行协议转化后通过专门的数据通道传送,而不与webserver共用一个数据通道,从而保证webserver的延迟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宋灿  贾明晓 《科技信息》2011,(22):90-90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建筑概论课程教学的现状,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