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琼州海峡跨海工程风速观测与设计风速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5a的多层梯度测风资料,对工程区3个测点与参照气象站风速的相关关系、风随高度变化的规律以及阵风系数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区3个测点与参照气象站风速之间的关系均以线性方程拟合效果最佳.利用这些线性方程对工程区短期测风资料进行了延长,并采用极值Ⅰ型分布计算了10 m高处重现期10 min平均最大风速.然后,根据风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和阵风系数,计算了桥面高度各重现期瞬时最大风速.  相似文献   
2.
不同下垫面的热带气旋强风阵风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设置在近海海上和海岸上的3个观测塔共同获取的一个强台风过程数据以及3个观测塔1个年度的梯度风实测资料,对观测塔不同方位的下垫面进行分类并定量计算出塔周边不同下垫面的粗糙长度参数,在对强台风"黑格比"的强风数据代表性判别和样本筛选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下垫面的热带气旋强风阵风系数变化特征,发现以下观测事实和变化规律:1)依据实测风资料,采用对数风廓线法给出的中性大气层结条件下的粗糙长度参数,能够客观刻画出下垫面的细微变化;2)台风强风阵风系数不随风速大小产生趋势变化,但在粗糙下垫面上会产生很大的变幅,这对工程结构的设计取值将产生重要影响;3)阵风系数的高度变化呈幂指数或对数律分布,幂指数法可更好地拟合较光滑下垫面的近地层阵风系数廓线,对粗糙下垫面对数律拟合效果略好;4)对实测数据的分析还发现,阵风系数与其下垫面粗糙长度之间可用幂指数或线性方程来描述;5)本观测个例的阵风系数与WMO的推荐值存在差异——粗糙下垫面的离岸风阵风系数比WMO推荐值大,而来自光滑下垫面的离海风阵风系数则小于WMO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3.
地应力测试及其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外地应力测试与应用工作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了地应力的分布规律、地应力的矿场和岩心测试方法、地应力的计算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等。分析了水力压裂法、井壁崩落法、声发射法等地应力测试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及计算方法,对目前应用的测试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结合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对油田开展地应力研究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设计使用年限对结构设计温度取值的影响,选取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和华南具有代表性的六大城市,对各城市最近50年的气象数据分析统计得到设计使用基准期为50年的气温概率分布函数.考察各地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以及气温幅度的变化情况,提出极端气温与基本气温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
玛湖致密砾岩油藏是目前重要的陆上原油上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系统的油藏工程评价显示,其裂缝的扩展规律与页岩为代表的非常规储层具有典型的差异,“绕砾成缝”是其重要的控制机理,裂缝的干扰特征也有显著的差异。本研究基于考虑“基质本构、固液耦合、任意方向破裂表征”的离散元计算模型,研究了砾岩油藏裂缝扩展过程中的干扰规律。研究表明,应力差较小情况下,裂缝受到砾石吸引作用大于应力差作用,加之裂缝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裂缝逐渐向两侧发育,裂缝受到砾石阻碍作用,导致相互贯通,裂缝向两侧发育消耗能量,导致裂缝较短,在应力差较大的情况下,应力差作用大于裂缝受到砾石吸引作用,裂缝沿着最大主应力方向发育,裂缝集中发育,主裂缝较长。应力和砾石共同作用下的裂缝和干扰机理的研究为后期不同应力差条件下的合理改造和开发对策提供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吉木萨尔地区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的渗吸驱油潜力,利用井底岩心结合扫描电镜、接触角仪、核磁共振、X射线荧光能谱等仪器,对储层影响渗吸驱油效率的关键因素孔隙结构、润湿特性进行评价分析,并在传统自发渗吸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核磁共振技术,研究该地区储层自发渗吸特征以及渗吸驱油采收率.结果表明:该地区储层润湿性与流体接触历史密切相关,同时层间含油性对液体渗吸特征影响显著;吉木萨尔地区芦草沟组储层孔隙主要以粒间孔隙为主,矿物颗粒分选良好,储层纹层高度发育,但主要由岩性差异形成,层理微裂隙发育程度不高;渗吸作用对储层岩心大、小孔隙内部原油均具有一定动用能力,综合渗吸采收率约23%,渗吸驱油作用在该地区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评方式上做了改革,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新锋  陈烨  宋丽莉 《科技信息》2010,(17):J0207-J0207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电能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电荒”也时常发生,所以降低电网损耗,对搞好节能和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区台风极值风特性蒙特卡罗随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1949—2003年台风年鉴统计资料和广州气象站逐时(连续)气象观测记录,采用蒙特卡罗台风风场随机模型和敏感度分析方法,计算了广州地区不同场地类别风环境随机参数对于台风极值风速的影响,并对该区域的台风风场参数合理取值进行了优化.以越界峰值法和广义Pareto分布探讨了工程场地目标重现期内极值风速预测分析过程,再现了几类典型工程场地台风风环境梯度风高度、平均风剖面、极值风速和阵风因子取值特点,并与规范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风的湍流特性两种分析方法的比较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的湍流特性实测研究中常用两种分析方法:矢量法是水平风速风向由二维风速矢量表示,即自然风为纵向分量和横向分量的矢量和;标量法是水平风速用绝对风速和风向两个标量表示.由于对水平分量的定义差别,两种方法对应的湍流脉动特性分析结果(如平均风速、阵风因子、湍流度、功率谱密度和湍流积分长度等)不一致,将两种方法用于分析广东、上海、福建和江苏等地实测的四组脉动风速数据,结果证明不同的分析方法给统计结果带来差异,差异的大小随着风的脉动强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