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经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的批准,应农业部、北京农业大学的邀请,在农业部、北京农业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顾问徐兆光教授的组织和安排下,邀请了14位美国著名实验动物专家分批到北京农业大学传授技术并指导工作。讲课时间历时2个月。参加听课的对象多数是本校实验动物专业三、四年级的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博士生、教师,以及国内其他单位从事实验动物学教学和科研的有关人员共70余人。讲课的内容既侧重于国内的薄弱与空白学科,又兼顾基础技术学科,除常用的啮齿类实验动物外,还讲了猪、鸡、狗、猫、雪貂、  相似文献   
2.
<正> 鼠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murium)也叫科屈氏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kutscheri),于1894年由Kutscher首先分离到,专性寄生鼠类,引起大白鼠和小白鼠的伪结核病。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都曾报道过本病,国内尚未见报告。鼠棒状杆菌的感染多呈隐性,隐性感染的鼠除影响生长外,常在各种因素,如:X—射线照射、泛酸缺乏、可的  相似文献   
3.
<正> 小鼠捧状杆菌病又称鼠伪结核,系科屈氏捧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kutscheri)所致。可呈现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急性暴发过程,也可呈现发病率不清和死亡率低的慢性过程。是专门发生于鼠类的疾病,临床上无特异症状,仅见消瘦、弓腰、毛糙和尾细等情况。被侵害的器官报道不一、主要见于肾和肝。自1984年kutscher氏从实验鼠自然病例中分离到本菌后,德、英、澳等国家均有报  相似文献   
4.
<正> 现已发现,除宿主基因型和年令外,接种途径、毒株及其传代史,都会影响各株鼠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和感染情况。同一毒株,如JHM株,以不同途径接种不同品系小鼠所产生的病变、病毒复制部位以及组织中病毒滴度均有差异。给刚断奶的BALB/cByJ小鼠鼻内接种MHV—JHM病毒,死亡率很高,而同样接种随机繁育的CF1小鼠,则无临床症状。此处所报道的工作的目的之一,是要确定经鼻接种致死量MHV—JHM后,该病毒在敏感鼠和抵抗鼠的复制部位。另外,本实验室的体外实验表明:各野生型MHV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均很差,但对干扰素敏感,故本实验还要确定在天然宿主身上是否也有同样现象。第三个目的,是要确定预先感染MHV—JHM能否保护小鼠抵抗致死剂量的同型和同种异型病毒(MHV—3)的感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