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季灏 《前沿科学》2014,(4):71-77
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时空弯曲,宇宙是有限的。现在已被主流物理学家普遍接受的是标准宇宙论,按标准宇宙论经过严格的数学推导,演算得到了宇宙的年龄、宇宙物质密度。作者根据广大天体物理工作者认可的观察数据和结论,通过初等数学的计算,得到的结果大相径庭。根本没天体物工作者寻找的暗物质。  相似文献   
2.
量热学法测量电子能量实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者根据1964年贝托齐实验利用束流强1.26A能量6Mev、8Mev、10Mev、12Mev、15Mev高速电子轰击铅靶,用量热学法直接测定电子能量,从而直接证明电子的质量与电子运动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干涉”实验的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设计新的双缝“干涉”实验,证明波动理论解释“干涉”现象的干涉项并不存在,指出“干涉”现象的本质,是光子被缝壁原子、分子散射形成的。进而说明任何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总有其确定原因的。  相似文献   
4.
季灏 《前沿科学》2011,5(3):73-76
作者完全运用狭义相对论分析,合肥、台湾、汉堡加速器输出的电子能量,其实没有狭义相对论专家计算的这么高,在恒定磁场中弯转的轨道半径也不是他们计算的值。  相似文献   
5.
在狭义相对论文发表后,运动物体的电磁感应被认为是检验狭义相对论的重要部分.当测量这种电磁感应的精度不高时,在目前关于这些实验还没有进一步的报告.为此我们发展了一个新的仪器"电容和感应线圈相互正交的联合体",它能测定一个弱磁场(10-7G).由于这个实验精度我们发现了一个不同于狭义相对论的新结果和揭示了地球参照系对于在地球上电磁实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季灏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5):43-43,46
根据牛顿理论和狭义相对论都认为带电粒子在均匀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F=eE,是不受电子运动速度影响的。作者用实验证明这个理论只适合在极低速情况,在高速情况下是不合适的,或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用直线加速器精出的高速电子轰击铅靶,浏量铅靶的温升.用直线加速器输出的高速电子垂直封入均匀磁场,测量电子受洛伦茨力偏转而作圆周运动的半径.实验结果不符合爱因斯坦的质速会式和动能公式,而且表明被加速的电子没有获得加速器的全部工作能量.显然,爱因斯坦力学和传统的加速器理论都是可疑的.作者还做了电子在均匀电场内加速的实验,测量了电子获得的速度,并按照爱因斯坦力学计算了电子获得的动能,这个动能竟然大于加速器的工作能量,从而再次证明爱因斯坦力学可疑.  相似文献   
8.
本文精确测量了通过三棱镜色散光谱带上的光波波长的分布情况,指出所谓反常色散并不是在吸收区域附近,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的折射率大,而是在吸收区域介质吸收光子和辐射光子以及对光子的散射的普通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