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铜汞药金(曾青金)是中国古代炼丹术中的药金之一。本文以曾青金制备的古代记载为依据,在赵匡华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模拟实验。定量地讨论了温度、时间和四种盐的影响,并对古代记载的明矾、NH_4Cl,NaCl,HAc等加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阳城县王屋山北麓盛产硫黄的历史,是地方化学史的重要篇章,也是全国化学史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山西阳城由硫铁矿炼硫的迹象在南北朝时出现,而发展于唐。唐代炼丹术的发达,已成熟的硫化汞合成技术,都与当时东都洛阳北部王屋山硫黄生产有关,宋代火药用之于军事,促进了阳城炼硫的发展。本文还探讨了驰名中外的“阳城罐”在发展炼硫技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微量溴的测定方法一般是此较复杂的,特别是在卤素离子共存时,例如食盐这样典型试样中微量溴的测定方法的研究,更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溴离子本身没有特效反应,它的定性检出和定量测定都是利用溴离子的氧化还原品性,例如容量法测定溴离子时就是先用次氯酸盐把它氧化成次溴酸盐,然后用定碘法进行测定。这个方法很难避免其他具氧化或还原性物质的干扰,而且容量方法旣使选用0.01N标准溶液,当分析1‰以下含溴量的试样时,其误差也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5.
世界化学史上现存最早的炼丹原著《周易参同契》记述了汞齐的制备特别是金汞齐和铅汞齐。在制成铅汞齐的基础上,进一步灼烧成为氧化物并升华,即得著名的“还丹”。原著中也介绍了那时所用的大同小异的升华器。  相似文献   
6.
1.确定出在0.2%准确度范围内KCNS溶液标定的实难条件: (1)剧烈摇荡时以KCNS溶液滴定AgNO_3溶液,Fe~(3+)浓度为0.01-0.1M。 (2)通常摇荡时以AgNO_3溶液滴定KCNS溶液,Fe~(3+)浓度为0.05-0.3M。 (3)热凝沉淀时以KCNS溶液滴定AgNO_3溶液,Fe~(3+)浓度为0.01-0.2M。 2.与计算值对比表明,硫氰酸银严重地吸附银离子,在各种条件下吸附是难以避免的,实践上应该控制的是程度问题卽取得补偿结果。剧烈摇荡5分钟的终点除Fe~(3+)低浓度外并未达到化学平衡,甚至热凝条件下,CNS~-有分解趋势的情况下也并未到反应式的定量进行。 3.解释了文献与专论中关于Volhard测定氯化物法中指示剂浓度计算值与实际值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以有机染料为色区指示剂,可以改善无机色层分析中的分离方法。根据这个可能,初步找到甲基橙,甲基红作为阳离子色层分析时色区的指示剂,并拟定了具体的系统分析程序。本文实验以 K.M.奥尔沙诺娃的工作为基础,改进了其方法以下三点:1.减少预检离子,由12个减至4个。2.以色层法将溶液分组时,免去用点滴法作辅助检出。3.免去在分组时加入三种在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盐类(Co~(2 ),Mn~(2 ),Fe(3 ))。本文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分组后溶液为没有作到完全色层分析,各组溶液分离得仍不完全,染料找寻得不够多,它们与无机阳离子在色层分离时的作用机构也缺乏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记载第八世纪时发现氧气问题的书籍《平龙认》,自克拉普罗特以后的一百七十年来,不论中国和外国都没有人看到过。克拉普罗特是德国人,论文写于十九世纪开始,宣读和发表的地点是当时俄罗斯的彼得堡,发表时用的文字是法文,论述的却是中国八世纪的事。本文注意了克拉普罗特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化学水平,探讨了克拉普罗特所介绍的《平龙认》成书年代,认为八世纪虽是炼丹术和医药学发达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但在历史上并没有具体的“至德元年三月初九”,即该书成书的这一天,加之其他疑点,提出了《平龙认》可能是一本伪书。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模拟实验研究了这个方剂本结果如下:1)方法具有本世纪中期国外专利离子交换型炸药的成分。2)方法具有本世纪中期国外专利硇砂灭火剂成分,终于使全方混合物燃烧性减弱。3)方法的产物为氯化钾和硝酸钾混合物,其比例接近现代测定的低共熔点混合物。由本法的研究可以看到,本法是与早期火药史有关的中国炼丹传统的丹经内优硫黄法的修改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