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志鹏  孙艳杰 《科技信息》2009,(14):190-190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从各个方面越来越深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这把“双刃剑”对学生的作用也日渐显现,不少学生因整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荒废学业,给学校、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面对知识经济和网络的迅猛来势,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并对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是学生工作面临的攻坚任务。  相似文献   
2.
Bi(Ⅲ)—8—羟基喹啉—5—磺酸的络合吸附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 KOH 底液中,Bi(Ⅲ)-8-羟基喹啉-5-磺酸体系有一灵敏的还原波,其单扫导数峰电位为-0.68V(VS.SCE),可应用于微量铋的测定.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0.05~1.0μmol/L,最低检测限为0.02μmol/L.运用多种方法探讨了该波的还原机理,认为是络合吸附波.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Cu(Ⅱ)-Phen体系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测定微量铜的方法。以NH_3-NH_4Cl为底液,pH9.05,Cu(Ⅱ)-Phen络合物有一灵敏导数极谱波。峰电位-0.74V(对SCE).峰电流与铜的浓度在5.0×10~(-7)~8.0×10~(-6)mol/L范围成正比。以该法测定了电镀厂排放污水,获得满意结果。应用循环伏安、脉冲极谱等方法确证了该极谱波为络合吸附波。采用理论计算与条件实验结果相比较的方法,对其电极反应过程做了初步推测。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坡顶荷载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情况,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Felenius法。主要思路为:当荷载作用与地基表面时,地基内某点的受到的大小主应力情况可以根据地基塑性变形区的边界方程的求解过程得出。将此点视作边坡滑动面上的点,而又将滑动面视作为此类点的集合。利用摩尔-库伦理论可以得到以单位荷载、荷载作用面大小和荷载作用位置与滑动面距离为参数的关系表达式,结合Felenius法得到了以荷载因素为参数的改进Felenius法。以单位建筑荷载、荷载作用面大小及荷载作用位置为变量建立了10种边坡模型,利用改进Felenius法与GEO-STUDIO数值对模型进行求解,稳定性系数分别为5. 8%,4. 5%,22. 1%,7. 4%,15. 3%,9%,8. 5%,10. 4%,6. 8%和1. 8%,2种方法计算结果最大相差为22. 1%,最小相差为1. 8%,且相差值大部分在10%以内。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系数的大小主要与荷载P和滑动面上任一点到荷载两端的夹角β有关,P和β越小边越稳定,且改进Felenius法对坡顶荷载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单尾仿生机器鱼产生艏向摆动而使尾部推进效率大大降低的问题,提出全新的双体仿生机器鱼结构.运动过程中,机器鱼两条尾部所产生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横向作用力相互平衡,确保了机器鱼身体始终处于横向受力平衡的状态,从而在结构上解决了仿生机器鱼艏摇问题.运用Pro/Mechanism模块对所设计的双体仿生机器鱼进行尾部受力分析和动力学仿真,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双体仿生机器鱼质心沿直线轨迹运动,验证了双体仿生机器鱼推进的高效性和可行性,双体仿生机器鱼的设计思想为解决机器鱼艏向摆动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科技伦理是科技工作者在职业实践中处理各种关系的道德规范。科学技术的兴起与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使科技伦理道德问题变得相当突出,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迫切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彰显无疑。运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科技伦理道德教育,处理好科技伦理道德教育中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高校提高学生干部管理的另一重要途径,那就是让学生干部担当学生班主任,着重分析了高校学生干部担任班主任的利弊,及如何解决学生班主任的这些弊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红外遥控器的编码原理及解码方法,以及用一个定时计数器实现8路舵机驱动的分时控制和上下位机的通讯方法,给出了以ATmega16L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简单阐述了多关节波动推进机器鱼的运动原理,最后给出了基于C语言的部分源程序.实验表明,控制系统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寝室相当于大学生在校四年的"家",是大学生课堂之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寝室成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敏感而又重要的地带,要重视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只有深入大学生寝室,不断研究大学生寝室管理的新方法、新政策,才能有效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校管理,构建和谐、平安、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