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解波雨  曹亚锋  孙景志  杨新国  汪茫 《科学通报》2007,52(19):2266-2270
用三氟乙酸处理可以诱导卟啉-苝酰亚胺二元染料分子聚集状态的变化.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 从中性溶剂中沉析出的固体的微观形态呈片状, 而经酸处理后形态转变为球状纳米粒子. 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 片状形态的固体为多晶, 而经酸处理后转变为无定形固体. 选择适当的参照物为依据, 通过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性状变化的仔细分析发现, 在由中性溶剂得到的微粒中卟啉和苝酰亚胺基元均采取J-聚体的方式排列; 而在经酸性溶剂处理后得到的微粒中, 苝酰亚胺基元排列成 H-聚体而卟啉基元呈无规则排列.  相似文献   
2.
由浙江大学主办、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和杭州市科协协办的第4届光响应有机、高分子国际学术研讨会(ICPOP),于2008年10月17~20日在浙江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3.
4.
芴酮基偶氮(F-Azo)/酞菁氧钛(TiOPc)复合光生材料的光敏性在整个可见光区域有明显的提高.与氯丹蓝偶氮/酞菁氧钛复合体系比较发现,在一定的配比下芴酮基偶氮/酞菁氧钛体系的光导性能明显优于氯丹蓝偶氮/酞菁氧钛复合体系.光致放电研究表明复合光生材料的最佳光敏性出现在比吸收峰能量低的波段,意味着复合体系中的隙间态跃迁对光导有重要贡献;复合体系的表面光电压谱证实了复合体系中存在隙间态,并可能发生电荷转移引起的电子重新布居.X射线光电子能谱数据证明复合体系中发生了从F-Azo到TiOPc分子的、定向的、部分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5.
有机半导体材料中的光伏极性反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景志  汪茫  曹健  周雪琴 《自然科学进展》2001,11(11):1145-1150
论述了存在于有机半导体材料中的光伏极性反转这一特异实验现象,回顾了近年来有机半导体材料瞬态光伏极性反转现象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对有机复合材料中表面光伏极性反转的最新发现,阐明了光伏极性反转现象所涉及的基本过程、特别是激发态性质在基础研究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化学沉积卟啉-苝酰亚胺分子阵列薄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景志  杨新国  汪茫 《科学通报》2005,50(14):1450-1453
酸性介质中质子化的卟啉单元形成可电泳的物种, 利用该性质通过电化学方法制备了卟啉-苝酰亚胺分子阵列的固体薄膜. 吸收光谱证明吸附的酸能够在薄膜形成后可逆地排除, AFM测试结果表明得到了均匀的卟啉-苝酰亚胺分子阵列薄膜. 这项工作为解决大型分子阵列因溶解度低而不能溶液加工成膜、因升华温度太高而不能通过真空气相沉积制备薄膜的难题开辟了新的路线.  相似文献   
7.
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在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继明  秦安军  孙景志  唐本忠 《科学通报》2010,55(13):1206-1213
聚集诱导发光(AIE)是指一类荧光生色团在溶液状态下微弱发光甚至不发光,而在固态或聚集状态下荧光显著增强的一种光物理现象.具有AIE特性的分子作为荧光探针在生物检测领域有着传统荧光探针分子不能比拟的优点.一方面可以使更多的AIE探针分子结合到生物大分子上获得高亮度的荧光,而不必担心像传统的荧光分子那样发生聚集导致的荧光猝灭,这为荧光检测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在聚集后发生的荧光急剧变亮的特性可以作为荧光放大检测的定量依据.本文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具有AIE特性的分子,重点介绍其在蛋白质、DNA、G4、手性有机胺等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阐明AIE荧光探针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对AIE荧光探针的设计与应用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氯丹蓝偶氮/酞菁氧钛复合光生材料中发现了光敏性的非线性增强现象,对复合体系的电子跃迁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样研究结果表明基态下两种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电子态相互作用和两种分子间的穿插与缔合,光致放电研究说明该现象来自光激发状态下复合体系中缺陷态导致的隙间态跃迁对光导的贡献,ESR和XPS测试结果都表明酞菁氧钛与氯丹蓝偶氮之间存在着光致激发状态下的、定向的部分电荷转移.酞菁类和偶氮类弱的电子给体与受体复合体系中光导性能的协同增强效应为设计高品质的光导材料与器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孙景志  汪茫等 《自然科学进展》2001,11(11):1145-1150
论述了存在于有机半导体材料中的光伏极性反转这一特异实验现象,回顾了近年来有机半导体材料瞬态光伏极性反转现象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对有机复合材料中表面光伏极性反转的最新发现,阐明了光伏极性反转现象所涉及的基本过程、特别是激发态性质在基础研究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佳科  李寒莹  宋学良  孙景志  汪茫 《科学通报》2008,53(16):1880-1884
报道了全反式-1, 3, 5-三(2′, 3′, 4′, 5′, 6′-五氟苯乙烯基)-苯(TPFSB)的合成及其真空沉积膜的性能. 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发现, 真空沉积在石英衬底上的TPFSB薄膜的表面形貌依赖于薄膜厚度, 厚度小于30 nm时, 薄膜呈现孤岛状生长模式; 当厚度大于30 nm时, 衬底表面大部分被覆盖, 表面形貌呈现微纳米镶嵌的等级结构. 当薄膜厚度从40 nm增大到100 nm, 衬底温度从30℃升高到70℃时, 这种等级结构保持不变, 表现出良好的形态稳定性. 在50 nm厚的薄膜表面, 10 mg水滴的接触角为149°, 证明薄膜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