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代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日渐影响其精神成长,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致力于纠正这一偏颇。其中,这本教材针对当前人类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用专门章节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一是培养敬畏之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帮助他们了解生态危机的严重性,自觉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三是从自然中获得心灵愉悦,培养良好的精神生态。  相似文献   
2.
乔叶的小说创作,在两个方面体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一是尊重"底层",表现"底层"苦难生活中的人性光芒;二是深入人们内心世界深层,挖掘被遮蔽的隐秘真实。此外,乔叶作为一位生长意识强的作家,近来的作品表现着她对自我创作局限的努力突破。  相似文献   
3.
李佩甫的写作,从《红蚂蚱绿蚂蚱》之后就确定了写作领域、叙述视角和结构方式,这是一个作家在返身寻找自我后的逐渐成熟。李佩甫在之后的中长篇小说中,时常体现出他作为乡村“外子”的叙述视角,而这个视角成全了他的写作成就,但并非“亲子”的经验局限也是他在写作中出现不可克服的某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李佩甫一旦进入写作就进入类似“三十二年后”的回望过往、审视当前,这回望几十年的时空结构的形成过程和文本体现,事实上是一个作家形成习惯和特征的思维行进方式。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当代作家来讲,鲁迅是师承之"源",也是中国百年文学发展的背景,影响深远.用类比法,来考证李佩甫文学追求和创作方法的特征,溯源这特征的成因;并以《城的灯》为例,来审思这特征与他的创作经验相结合后,所造成的文本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佩甫的写作,从《红蚂蚱绿蚂蚱》之后就确定了写作领域、叙述视角和结构方式,这是一个作家在返身寻找自我后的逐渐成熟。李佩甫在之后的中长篇小说中,时常体现出他作为乡村“外子”的叙述视角,而这个视角成全了他的写作成就,但并非“亲子”的经验局限也是他在写作中出现不可克服的某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李佩甫一旦进入写作就进入类似“三十二年后”的回望过往、审视当前,这回望几十年的时空结构的形成过程和文本体现,事实上是一个作家形成习惯和特征的思维行进方式。  相似文献   
6.
平民诗人王学忠是当代诗坛的独特现象,他的诗歌关注当代工人的生活困境和命运不平,正直无惧。他的诗歌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以底层人民的自我表述迫使人们郑重思索工人阶级所经历的生活变迁和情感失落;二是他的诗歌精神是对传统写作伦理的继承与坚守,是对知识分子奴性表现的检省。当然,他的诗歌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艺术上的落后性与思想上的肤浅化。  相似文献   
7.
1990年代后至今的中国文学,发生了“本土化”的美学转型。当前文学的“本土化”美学自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土化”叙述方式的探索;二是“本土化”文化蕴含的再现;三是“本土化”语言关感的重焕。但是,因为年轻作家“本土化”能力的欠缺,文学的“本土化”美学持续显示出难以持续之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