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预处理和人工湿地为主体工艺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进行处理,探讨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预处理以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作为主要的处理手段,对污水进行预治理。将对预处理后的出水进一步进行人工湿地处理,达到污水回用标准,并分别测定了预处理和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同时探讨了温度、子系统类型、填料高度对生态处理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的出水生物需氧量及总氮值去除波动较大,而人工湿地对水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物需氧量(BOD5)、氨氮和总氮去除的水平较好。经预处理+人工湿地处理后,服务区污COD、BOD5、氨氮及总氮的去除率均大于95%,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利用景观环境用水》(GB/T18921—2002)要求,达污水回用标准。而膜阻力测定结果显示,预处理中膜污染主要来源于泥饼层,膜固有阻力对膜污染几乎无影响。高温季节有利于总氮的去除,低温季节会影响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添加大棚人工湿地子系统,由于强化生物膜的作用,生态处理工艺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得到了提高;填料高度为40cm时大部分氨氮通过微生物作用被去除。填料高度为20cm时大部分COD被去除。该结果为今后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及回用方法研究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