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夏中荣 《大自然》2009,(3):30-32
2007年7月,笔者应台湾海洋大学的邀请,赴台湾进行为期2个月的学习与考察,期间向海龟专家程一骏教授学习海龟保护生物学知识,以期推动大陆海龟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为促进该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骨髓细胞蒸汽固定法对采自河南的3种隆肛蛙进行核型研究,均为2n=26,NF=52.隆肛蛙(Feirana quadrana)栾川居群Nos.2,3,6为sm,10 p出现次缢痕;太行隆肛蛙(F.taihangnicus)Nos.2,3,4为sm,9p上出现次缢痕;叶氏隆肛蛙(F.yei)Nos.2,3,9为sm,次缢痕位于6 p.3种隆肛蛙核型差异显著.通过比较发现,隆肛蛙不同地理居群的sm数目和顺序、次缢痕的位置有明显差别,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3.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八种香皂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八种香皂的致突变性,其中女士香皂引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至突变性,其他七种香皂未见明显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4.
对2种稚海龟的胃进行形态学观察显示:胃均呈J型,由贲门、胃体和幽门组成;胃体囊状,幽门管状;绿海龟稚龟胃体、幽门均较玳瑁稚龟的长;2种稚龟胃皱褶形态及分布不同。胃壁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桨膜组成,它们占2种稚龟胃壁的比例亦存在差异。粘膜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无杯状细胞和微绒毛。绿海龟稚龟胃上皮细胞呈正六边形,其粘原颗粒呈扁椭圆形;玳瑁稚龟胃上皮细胞则呈不规则指突状,是绿海龟稚龟的2.3倍,其粘原颗粒呈球形且较绿海龟稚龟胃的大0.6倍。胃腺均呈直管状,可分为贲门腺、胃体腺和幽门腺,腺组成腺细胞皆无主细胞和壁细胞之分。绿海龟稚龟胃的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均较玳瑁稚龟的发达。2种稚海龟胃的组织形态及结构的差异应与其食性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河南发现斑腿树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报道了采自河南省的一种树蛙科标本,经鉴定为斑腿树蛙(Rhacophorusmegacephalus).树蛙科动物主要分布在东洋界,在河南省发现树蛙科动物,可为古北界与东洋界在河南省和我国中东部地区分界的确定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