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1.
利用冠层光谱估测水稻籽粒含氮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延林  蔡绍洪 《贵州科学》2007,25(Z1):458-463
籽粒含氮量和粗蛋白含量是水稻营养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大田小区试验,测定了5个品种、3个供氮水平处理的水稻冠层在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高光谱反射率,及茎、叶、稳和稻米的舍氮量及粗蛋白含量,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稻穗和稻米含氮量与孕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的茎、叶含氮量极显著相关,与灌浆期、乳熟期的冠层光谱ρλ及其一阶导数光谱Dλ、冠层光谱RVI在某些波段也达到极显著相关,其中决定系数R2在灌浆期大0.8、乳熟期大于0.75.这表明能用高光谱方法来估测水稻籽粒舍氮量和粗蛋白含量,它为水稻品质遥感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脑活动的自组织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脑的活动规律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揭示脑的工作原理将有助于真正发现自我,大脑是一个高度的自组织系统,其活动有许多固有特征,相应有许多生物物理解释模型,从不同方面刻画了脑功能,建立一个自组织模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从神经元活动的共性上来解译脑活动的某些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文献[1]的第二部分。在此主要考察了同种中间产物的二重非线性终结反应系统的演化规律、稳定性及临界失稳点的涨落特征。通过对其反应扩散方程和非线性主方程的求解分析,得到了它的临界失稳曲线,发现它与线性终结的自催化三分子模型的反应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演化过程中出现的热力学分枝和涨落耗散规律也基本一致,只是失稳点的临界值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类反应系统的特征主要不是由终结过程的重次决定的。讨论表明:二重非线性终结三分子自催化反应系统的性质由其终结过程决定。  相似文献   
4.
我们建立了一个具有非线性终结的三分子自催化反应的普适模型,考察其中所含的二重非线性终结反应系统的稳定性,本文(Ⅰ)讨论非同种中间产物,同种中间产物在文(Ⅱ)中讨论。本文对非同种中间产物的二重非线性终结反应系统的演化的稳定性及其临界失稳点的涨落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其反应扩散方程及非线性主方程定态解和失稳极限的研究表明:异二重非线性终结三分子模型与线性终结的三分子模型的涨落耗散特征有所不同,其热力学分支的稳定条件也有差异,同时还发现该三分子反应系统具有多个失稳极限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将所建立的描述的非平衡三分子自催化统计模型的结论理论与可燃性气体燃烧的实验结果作比较,发现它们是基本吻俣的,并对模型提出了修改意见和今后继续工作的方向指出了安全储存和使用可燃性气体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折叠是生物信息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蛋白质是生物功能的主要承载者,几乎所有的生物功能都与蛋白质有关。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了二维HP模型下蛋白质折叠中疏水核的关联关系,并利用关联关系避免了在求解蛋白质链的空间结构时陷入能量局部最小值,有效地找出了蛋白质的最低能量,同时,利用关联关系去除了大量的无效构象,进而提高搜索构象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7.
唐延林  蔡绍洪 《贵州科学》1994,12(2):5-10,17
本文给出了一个模拟可燃性气体燃烧反应的自催化非平衡统计模型,该模型能够基本描述可燃性气体稳定燃烧和失稳爆作的反应过程.引用对该模型稳定性分析的结论,具体分析了该模型稳定燃烧和爆炸转换的临界条件和两种特例,并讨论了其临界爆炸机理.  相似文献   
8.
9.
在气相环境中,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优化了由n个苷脲单元组成的瓜环[n](CB[n](n=5~10)),并使用Fukui函数、密度泛函(DFT)概念指数和Multiwfn软件包等现代量子化学工具,计算和分析了CB[n](n=5~10)的结构参数、反应活性位点和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CB[n](n=5~10)的端口直径、空腔直径和圆外径随着苷脲单元数n的增加呈线性增长的趋势,高度基本保持不变;端口O原子和腔壁上的N原子是CB[n](n=5~10)的主要亲电反应活性位点;CB[n](n=5~10)随着苷脲单元数n的增加,化学活性逐渐增强、稳定性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石墨烯6×3×1单层分子中的电子传输特性.计算结果表明,Si掺杂位置不同,石墨烯的能带结构发生改变.然后沿锯齿型方向加电极电压0.5V,再分别沿锯齿型方向和扶手椅型方向进行掺杂,利用Dmol~3模块分析得到其传输特性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在掺杂原子均匀分布时,在其两端加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的情况下,电子传输相对较为稳定.当沿锯齿型方向和扶手椅型方向间隔掺杂时,电子反向传输浮动较大.并且发现在扶手椅型方向上掺入Si原子增多,则电子传输曲线峰值降低,符合欧姆定律的特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