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以河北省147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开展耕地功能评价,分别采用主导功能系数和莫兰指数测度耕地主导功能演变和空间集聚特征,综合考虑耕地主导功能和空间集聚2个要素特征,划分耕地功能分区。结果表明:(1)1996—2016年,河北省耕地功能由单一功能主导逐渐向复合功能主导演变,生产和生态功能增强,社会功能减弱。(2)河北省耕地功能空间集聚程度较高,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出东南部平原区耕地生产、生态功能高值集聚,西北部山区耕地社会功能高值集聚的分布特征。(3)将河北省耕地划分为生产功能优势区、生态功能优势区、社会功能优势区和功能低值离散区4个功能区,针对不同耕地功能区,按突出主导功能、兼顾综合效益的原则实施耕地管理措施,引导耕地功能的调整,实现耕地多功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京津冀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2015—2019年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为例,构建京津冀生态文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SBM模型静态分析生态文明效率指数,并借助Malmquist指数对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生态文明效率指数整体分值较高,但部分城市间存在明显差距,仅有4市达到了生态文明效率前沿面,划分了高、中高、中等和低4个等级生态效率地区;规模效率的提升促进了生态文明效率总体变化;技术进步仍是生态文明效率变化指数提升最大的阻碍,有待改善.工业发达城市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指数较高,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未来京津冀应推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利用高新技术深化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以提高京津冀生态文明效率.  相似文献   
3.
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是合理开发规划国土空间资源的基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为评价单元,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统筹协调、集约高效、生态文明、安全宜居、传承共享5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并提出提升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这5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且共同作用来影响国土空间利用质量.国土空间利用高质量区分布在政治、经济中心,国土空间利用中等及较低质量区这5个方面发展不协调且相互制约.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国土空间利用中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各省市级GNSS连续跟踪站(CORS)网建设的完善,大型GPS基准站网的坐标基准的维护将逐步成为常态化工作。然而CORS网解算的计算量会随着站点数量增加呈几何级数增加,对CORS网解算的日常维护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本文以河北省级CORS网的70个站点21天数据为测试数据,将整个CORS网分解成四个具有若干公共点的子网,采用分网解算整体平差的模式进行大型CORS网的解算。运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解算,将整个解算过程采用Linux脚本语言实现,最终实现整个CORS网的自动化解算和坐标基准常态化维护。实验结果显示:分网解算比整网解算的时间节省大约92%,分网和整网解算的周解结果在水平方向上差值的平均值优于0.2 mm,最大差值为1.1 mm,在垂直方向上平均差值优于0.6 mm,最大相差2.3 mm。可认定分网与整网解算的精度基本一致,本文分网解算整体平差方法可在提高解算效率的同时保证整网的解算精度,在大型CORS网解的快速解算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