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必须建立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资金、技术以及信息等市场都己经或者正在开放,劳动力市场开放的必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而开放劳动力市场就必然涉及到劳动力的商品属性问题,本文就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商品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存在的条件及其表现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从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现了直接的结合。所以,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会传化为商品,劳动力商品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理论上,劳动力商品问题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禁区;在实践上,长期实行由国家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  相似文献   
2.
工资和物价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能否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兴衰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的大问题。因此,如何从宏观上有效地控制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是我们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工资与物价的内在联系,并就工资与物价的宏观控制问题谈点个人的认识。过去,我们对工资和物价的认识,往往侧重于分析它们属于不同的经济范畴、受不同经济规律的支配,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实际经济工作中,也往往把二者截然分开,缺乏相互配合、通盘考虑。我们认为,工资与物价虽然属于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从经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