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为衡量不同等级公路对公路货运发展的影响程度,基于公路网的网络结构特征,应用比较优势理论,采用通径分析方法,构建出衡量不同等级公路对公路货运发展的贡献度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等级公路是影响公路货运发展的主导因素,较低等级公路对公路货运发展的贡献主要通过高等级公路来实现;较低等级公路的集散功能与高等级公路的通过功能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要促进公路货运发展,不仅需要继续保持对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投资,还要推进各等级公路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各等级公路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公路网整体运行效率,从交通网络布局不合理的外在表现形式——畅通性(拥堵、过度畅通)问题分析入手,提出交通网络布局不合理是由于路网布局设计时未能考虑运输需求特性约束,导致现实路面布局与运输流不匹配。以路网整体效率最优为目标,以运输流和交通流匹配为网络优化手段,构建以线路优化成本、占用土地机会成本、运输成本和路网效率四因素为变量的交通网络布局优化比选模型,并利用实例验证模型的科学性。结果表明:利用基于四因素的公路交通网络布局优化方法,优化后的路网效率比传统的优化效果高出60%,提出的模型方法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运输业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了投入产出的分析机理后,基于产业关联理论,分析了投入产出表在衡量运输业投资对国民经济贡献的传统运用。根据数理计算结果,认为传统的运算结果与投入产出基础表之间必然存在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指出静态投入产出模型没有考虑到经济存量因素和模型的线性假设,传统投入产出模型对运输业投资拉动作用的研究不适合做变化量较大或长期的分析。改善方法之一是引入考虑生产能力限制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相似文献   
4.
双核都市圈运输通道旅客分担率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预测双核都市圈运输通道内旅客运输分担率,结合双核都市圈运输通道的旅客运输特性,通过将不同特性的变量引入效用函数,对Logit模型的应用加以改进,以成都—重庆运输通道为例,进行了旅客运输方式分担与线路分配的联合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有效地进行双核都市圈运输通道旅客运输方式分担与线路分配的预测;成渝(成都—重庆)运输通道中,成渝(成都—重庆)高速公路、成遂渝(成都—遂宁—重庆)高速公路、成遂渝(成都—遂宁—重庆)准高速铁路的分担率约为29%、33%、38%。  相似文献   
5.
不同目标下城市出租车最优实载率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合理的出租车实载率标准,以出租车价格、等候时间、空车里程为参数,构建了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出租车需求函数,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租车实载率确定模型,分别计算以社会福利最大化、生产者剩余为0、特定生产者剩余为目标的出租车最优实载率。计算结果表明:社会福利最大化时最优实载率取决于出租车价格、等候时间、空载里程的需求弹性,而生产者剩余为0时的最优实载率为平均单位里程成本与平均单位里程收入的比值。模型应用于北京市出租车市场,测算社会福利最大化、生产剩余为0、生产者剩余为15%目标下的最优实载率分别为60%、63%及74%。应用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地区分不同目标下的出租车实载率标准,为行业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把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新的发展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观移植到经济发展领域之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经济观,并就可持续发展经济观的意义及其在一些方面的运用阐述了看法。强调要以可持续原则来处理经济发展中涉及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西汉(西安-汉中)高速公路沿线秦岭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决策和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借助条件价值评估法(CVM),采用投标卡的方式,调查了沿线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支付意愿,并对调查样本支付意愿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西汉高速公路沿线有79.8%的居民家庭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支付意愿,在未来5a平均每年每户愿意支付138.18元,而保护西汉高速公路沿线秦岭生态环境的总经济价值至少不低于17353921元;居民最大支付意愿的数额与其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和职业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基于路段通过能力的运输系统成本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优势提供统一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以路段通过能力为基点,以经济成本为基础,分析了基础设施子系统和运输子系统的成本构成,并建立了对应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路段通过能力将基础设施子系统成本和运输子系统成本统一起来构建运输系统成本模型;该模型能反映交通运输系统价值流转的要求,可以为投资能力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佳的投资取向提供依据;当通过能力使用具有同等价值贡献时,该模型可以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成本,寻求低成本的运输通过能力;当通过能力使用具有不同等价值贡献时,该模型可以比较不同运输方式运输能力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求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陕西省近几年来的公路建设及其经济发展情况,阐明了公路建设在促进经济增长、促使公路沿线产业经济带形成、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公路建设提出了科学的发展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公路建设与GDP(国内生产总值)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公路建设不仅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新型产业经济带的形成;公路建设应充分考察交通区位条件,发展干线公路,以区位优势辐射形成区域产业经济带,同时应注重建设农村公路,连接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10.
公路建设项目效用评价体系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中国公路建设项目评价内容和方法的局限性,依据效用理论,建立了公路建设项目总效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社会评价和环境评价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建立效用函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效用值,最后通过总效用函数模型求得公路建设项目总效用值。对青岛-银川高速公路(河北段)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定量化的评价方法加强了公路建设项目之间的可比性,在公路建设项目方案选择、项目序列遴选、路间规划等方面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