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每个民族的作家都有着自己浓厚的故乡情结和对本民族生存环境的无限热爱。文章通过对毛南族作家孟学祥的散文作品的品读,就其创作中所透露出来的底层叙事关怀进行解析,并由此揭示作家的散文特点在于对乡土和民族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封建社会和旧中国,少数民族群体备受压抑和歧视,其历史文本的书写通常都是“被表述”地留在统治阶级的“官方话语”体系中,无法表达来自底层民众的真实镜像及理想述求.在那样的背景下,只有从民众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能以双重身份去书写表达族群的深层感受.这样的“自表述”才体现出更多人群的愿望和声音.文章关注苗族先贤梁聚五先生的《民族·民主·政论》文集,认为其正体现了民族的自表述和学术理想.  相似文献   
3.
流传在苗族民间口述史中的蚩尤神活及其由此神话建构起来的传统文化通常从一些习俗仪式中就可找到相应的印证。本文通过蚩尤神话中流传在苗族民间的一些民俗仪式现象说明这些民俗文化在展演口述史中的社会记忆时,也透视出神话在民俗文化中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苗族在过去的历史中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苗族文字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篆字体文字、湘西方块文字、外国传教士文字和拉丁字母拼音文字等不同阶段。文章就苗文在推动苗族地区的进步与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作用作了初步阐述,并针对当下苗文推广普及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神话史诗在人类学知识谱系的研究中通常与相应的“历史事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文章以文学人类学的多重证据法为理论观照苗族史诗《亚鲁王》的一些“史事”,由此说明神话叙事中的“历史真实”,并以此论证和探讨《亚鲁王》在口述史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审视贵州旅游发展现状和革命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贵州旅游开发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贵州旅游资源开发的多元机制,及其资源的包装、定位和强力推介等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生态学到生态人类学,这是文化人类学就民族文化对涉及生态问题进行探讨时又一分支学科在分野后成熟的重要标志。无论是文化生态学还是生态人类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难以逾越的局限性,为此,文章仅就该学科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难题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