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
用热力学的原理分析了主蒸汽母管容积容量系数C_m相对于汽包炉汽水系统蓄热系数C_b的大小,得出动C_m/C_b<10~(-2),因此提出在分析并列运行机组汽压对象动态特性时,勿需将蒸汽母管作为一个积分环节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并列运行机组汽压对象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2.
用Ra—Be中子源、~(60)Coγ源及~(147)Pmβ源以0.1,0.36,1.0,5.4,10.5,19,及40拉德8种小剂量,照射丙_2、己_1、己_2及己_4 4个胚期,用统计方法对同一条件下孵化饲养的生态表现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三龄和四龄蚕重明显增长,但到五龄时,刺激增长作用逐渐消退。  相似文献   
3.
辐射杀虫灭菌是一种冷消毒法,它对热敏感的中草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灭菌方法,已受到各方面的注意。但要应用于生产还需解决两个问题,即辐照后的药品药效是否降低了;有没有生成新的有害物质。本文研究了大黄中主要有效成分蒽醌的辐射分解规律。发现干的大黄辐照后总蒽醌损失极少(G-总蒽醌=0.04)。大黄中总蒽醌辐解量随大黄的含水量上升而增大。果糖对大黄中蒽醌的辐解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70年代初Hisamy·Etoh等用快中子和X射线对鳉鱼卵在四个不同胚胎发育期进行辐照,研究射线对孵化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对生物效应。井尻憲一用γ射线辐照阔尾鳉鱼的胚胎细胞,对细胞核的核径变化作出了定量的估计。N.Egami曾以低剂量率的γ射线对成年鳉鱼进行长时期的辐照,观察其致死的情况及其对下一代鱼卵孵化能力的影响。但迄今未见国外有关射线对鱼胚胎刺激生长并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国产717型三甲胺Br~-型,HSO_4~-型,NO_3~-型绝干、含水及相应浸泡于HBr,H_2SO_4,HNO_3等溶液树脂的γ辐射稳定性。研究表明HSO_4~-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辐射稳定性最差。γ辐照时,水的存在能加剧C—N键的断裂,而7NHNO_3显著抑制C—N键断裂,OH自由基与C—N键断裂无关但与形成弱碱性交换基团有关。H原子可能影响C—N键断裂后两自由基的重合作用。γ辐照后,残渣主要成份为三甲胺盐并杂有二甲胺盐,二甲胺的产率与树脂的状态,所处的介质密切有关。在硝酸介质中,二甲胺的产率剧烈减低。  相似文献   
6.
辐射技术的应用是原子能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影响面广的新技术,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很有意义。在这方面,我国已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北京大学副教授吴季兰同志的文章,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辐射工艺进展的概况。  相似文献   
7.
用低压汞灯照射磷酸三丁酯(TBP)体系,发现1849A和2537A能分别激发TBP分子,产生两种激发分子,前者的动力学性质和~(60)Coγ辐解产生的第一态相同,光谱研究证明这是n-π跃迁的单重激发态,其寿命均为8×10~(-8)秒,后者的动力学性质和~(60)Coγ辐解产生的第二态相同,可能为三重激发态。 用磷酸二丁酯探测烷烃激发态,已引起国内外一些学者的注意。前已报道,γ辐解TBP的主要酸性产物磷酸二丁酯与磷酸一丁酯是通过三种活性粒子中间体生成的,用多种能量接受体能明确区分这三种活性粒子,称之为第一种激发态、第二种激发态与第三种不受保护剂影响的激发态或超激态。然而对这三种态的本质尚未明确阐明。本工作对比研究了1850A和2537A紫外光解TBP体系与γ辐解TBP体系以及TBP的光谱,试图进一步了解TBP三种活性粒子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水溶液溶质分子辐射分解机构的研究,是水溶液辐射化学基本理论之一。本文研究高氯酸水溶液的辐射分解。由于高氯酸根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很小,通常在高氯酸水溶液中进行金属离子辐照效应的研究。因此在研究金属离子辐照效应的同时,也必须研究高氯酸根的辐解效应。由于氯原子的多价性,故可求出不同产物的产额分布“谱”,为研究辐解机构提供丰富的实验数据。根据文献[1][2],高氯酸水溶液在辐照时,氯酸根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