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对世界近现代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的一些认识吴善群,林家恒世界近现代史是史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今天国际上和各国发生的事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世界的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2.
试论英国1646─—1648年两次内战之间的政治派别斗争吴善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揭开序幕以后,直到1649年初把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革命发展虽然一浪接着一浪,但由于参加革命的各阶级,阶层的目的不同,围绕着如何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革命成果,...  相似文献   
3.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分别担任过闽西苏维埃主席和中央苏区分管财政与经济的领导。在这些领导岗位上,他利用熟悉中央苏区实际情况的优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始终坚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经济建设路线,为苏区的经济建设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中央苏区实际的经济思想,主要有:互助合作思想、财政管理思想、金融流通思想等。  相似文献   
4.
日本政治现代化从明治维新开始起步,经过"自由民权运动",加快了政治现代化的步伐,而1921年--1925年的"大正民主运动",却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又一重要发展阶段.大正民主运动使日本藩阀势力最终退出了政治舞台,产生了普选制度,日本政党政治也初步建立,其在日本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日本战前政党政治的特点、崩溃原因以及对法西斯上台的历史背景的分析,来探讨日本政党政治与日本法西斯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试论列宁与党内反对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17年4月列宁回国领导十月革命,到1924年1月他逝世的七年里,俄共(布)党内不断出现各种反对派。如何处理好党内的派别斗争,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在这一问题上,列宁始终能以民主的作风、平等的态度,坚持真理、坚持原则,正确处理好与反对派的矛盾,使党的领导核心成为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以保证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  相似文献   
7.
中国会展市场营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会展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成为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在我国,会展业还处于发展阶段,会展市场营销才起步。因此,要发展会展业,就必须深入探讨会展营销理论,加强与会展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会展营销实践水平,加快会展营销人才的培养,保障我国会展业及会展营销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运动时期明治政府所颁布的一系列法令及调整改革措施的研究认为 :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 ,是日本现代史上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它为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能 ,特别是对日本政治体制向现代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说 ,明治维新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起步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治现代化从明治维新开始起步,经过“自由民权运动”,加快了政治现代化的步伐,而1921年-1925年的“大正民主运动”,却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又一重要发展阶段。大正民主运动使日本藩阀势力最终退出了政治舞台,产生了普选制度,日本政党政治也初步建立,其在日本政治发展史上的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略论“东盟”在亚太战略中的地位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80年代末以来,随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东南亚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美日等大国都调整了其亚太战略。东盟也及时调整发展战略,90年代开始经济蓬勃发展,相互间的合作日益加强,已由原来的一个松散的政治合作组织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唯一的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三方面全面合作的强大联盟,成为亚太地区事务中不可忽视的一极,在亚太以至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显重要。中国应站在亚太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和争取这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的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