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往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的病人,常规治疗失败,需要进行机械通气,但侵入性机械通气可引起许多并发症,所以人们转向非侵入性机械通气的应用研究,企图避免侵入性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并能达到相似的治疗效果.本文分析和总结了非侵入性机械通气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及呼吸模式的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2.
吴允萍  刘巍 《甘肃科技》2011,(14):137-138,159
探讨了动态肺功能检测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经动态肺功能检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相关数据,绘制包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FVC)在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曲线并拟合曲线趋势模型;并对临床诊断的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各100例进行24h动态肺功能检测以评价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支气管哮喘患者白天的PEF值、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EV1/FVC均高于夜间及凌晨,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指标在白天与夜间和凌晨相比,则无明显差异;动态肺功能检测结果表明,在临床诊断的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误诊率分别为8%和10%。动态肺功能检测技术能更客观地反映气道功能的昼夜自然变化及气流受限的可逆性和严重性,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