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广西农业投入与农业增长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关联分析模型,对近20年来各生产要素对广西农业增长的影响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认为农业投资是促进广西农业增长的关键性生产要素。建议广西调整农业投资政策,确立政府农业投资主体地位,加强政府农业投资的力度,因地制宜地确定多元化的广西农业投资模式,使广西的农业朝集约化、现代化、持久性方向发展和转变。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8~2003年中国人口数据,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法建立由总人口、城镇人口、乡村人口等17个影响人口增长的关联因素构成的指标体系及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中国人口系统结构进行关联分析,以期找出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我国人口系统的建模、预测、决策、规划、管理和控制提供了的依据,以便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运算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女性人口、城乡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其中,15~49岁的育龄妇女、农村人口和人口自然增长率3个因素对总人口和年净增人数影响最大.本文中国人口系统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较符合中国人口的实际情况,为中国人口发展与控制的管理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吕永成 《河南科技》2013,(11):113-115
针对凝结水溶氧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措施进行论述,重点通过一起凝结水溶氧超标案例的成功解决,提出了查找和消除引起凝结水溶氧超标的漏点的一些创新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包括区域隔离法以及负压变正压法等,对其它电厂解决类似问题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新的农业现实系统问题模糊诊断模型,以系统论为指导,应用模糊数学、系统工程的综合集成方法,对目前广泛使用的诊断模型进行交叉与综合创新研究,构建出一种融合各种模型功能的现实系统问题模糊诊断模型,并通过多种现实复杂系统问题诊断分析的应用与验证。诊断结果能真实反映问题的因果关系,能把现实系统存在的问题系统化、层次化,从而找出问题的根源、潜力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为现实系统问题进行科学诊断与决策提供一种新的有效工具。表1,参4。  相似文献   
5.
结合系统辩识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土地利用控制系统的时延神经网络辨识模型,并以广西南宁市某郊县为实例,利用模型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时延神经网络模型辨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土地利用控制系统;模型预测输出显示,在自然演变模式、农业发展模式、工业发展模式、生态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五种土地利用战略仿真模式中,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南宁市某郊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较为理想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城市作为评价单元,选取2001年的相关数据,在MATLAB平台上,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依据土地面积、年末人口、GDP、财政收入、人均GDP、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固定资产投资额、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反应城市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对各城市进行归类,根据模糊聚类分析结果,把长江三角洲地区15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和南京;第二层次:常州、嘉兴、镇江和绍兴;第三层次:扬州、南通、泰州、湖州和舟山.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城市合作,提高第三层次城市的综合实力,促进一体化发展;改造传统产业,改善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以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7.
依据红壤小流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特征与任务,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动力学和计算机技术,对红壤小流域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创新研究,建立了基于GIS和红壤小流域自然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分析研究综合集成系统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实践证明这些理论与技术方法先进、科学、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广西农业网站建设进行研究,从几个方面论述了Internet对广西传统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分析农业高新技术系统的内涵、特征、结构和功能,以及可持续运行的条件,阐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实质。要完成农业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必须加大政府对我国农业科技的投资力度、进行科技运行体制改革、采取合适的模式让农业高新技术走进农家和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农业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