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贵州省务川县银杏古森林残存群落考证初报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向应海  向碧霞 《贵州科学》1997,15(4):239-244
三十年代初,由美国出版的《中国植被》一书中明确记载:贵州省务川县龙洞沟、韩家沟一带有野生银杏及森林群落分布。经过1989、1990、1991和1997年的多次考查结果证实;龙色,韩家沟已无森林,但是,在该县的灌水,丰乐,都濡黄都及紧邻县区,确实发现以银杏为主的古森林残存群落多处,在这些零星和分散的残存群落中,银杏种群个体大都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  相似文献   
2.
浙江西天目山天然林及银杏种群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完成国内多处同类型研究的基础上 ,笔者对西天目山双清溪沟谷天然林及其银杏进行了专题考察 ,所获第一手资料包括 :双清溪森林古道样带式路线考察立木分布平面图 ;天目山双清溪天然林中银杏及伴生树种调查总表 ;双清溪天然林中银杏种群调查明细表 ;“5代同堂银杏”的树木形态学调查研究 ;禅源寺古森林群落的成分、结构及性质考察等。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 ,双清溪天然林原应属於典型“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群落 ,现已进入“针阔叶、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演替阶段。该演替系人为干扰下的一种“偏途演替”。银杏种群参与了演替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因此 ,它们应该是野生的。“5代同堂银杏”建议正名为“无性系多代同株银杏”比较恰当。禅源寺古森林群落是双清溪沟谷天然林的延伸和残余部分 ,可简称为“禅源寺古森林残存群落”。  相似文献   
3.
经过较长期的调查研究表明:以贵阳市为核心的广袤黔中高原是贵州野银杏的又一集中分布区. 在北起遵义山塘,南到惠水摆金,西抵六枝、平坝,东达麻江、凯里等,除务川、盘县外的28个县市中,至今保留着野银杏种群126处.其中含野银杏森林群落2处;野银杏森林残存群落10处,野银杏残存树群28处,野银杏残存树丛8处. 胸径150~550cm的孤立木76株(处).以及特大野银杏树桩迹地2处.有头有尾,形成典型性野生群"逆向演替系列".其中含胸径400~550cm的特大野银杏8株.8株特大野银杏的性比式仍为3(♂):5(♀).表明野生群高配额雄株现象从古到今一致未变. 黔中高原为贵州少数民族聚集地,不仅无人工栽植的历史、更无人工营造混交林的先例和技能,进而从反面凸显其野生性质. 黔中高原的自然环境,可视为中国银杏西南分布区的栖息原始地环境.  相似文献   
4.
浙江西天目山天然林及银杏种群考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完成国内多处同类型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西天目山双清溪沟谷天然林及其银杏进行了专题考察,所获第一手资料包括:双清溪森林古道样带式路线考察立木分布平面图;天目山双清溪天然林中银杏及伴生树种调查总表;双清溪天然林中银杏种群调查明细表;“5代同堂银杏”的树木形态学调查研究;禅源寺古森林群落的成分、结构及性质考察等。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双清溪天然林原应属於典型“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群落,现已进入  相似文献   
5.
向淮  涂成龙  向应海 《贵州科学》2003,21(1):159-174
盘县银杏远近闻名,很有特色。不仅因其经济价值,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学术意义。从植物地理学角度看,它至今保存着一个密集而完整的地理种群。该种群有时集中成片,组成特殊“银杏森林-人居群落”,有时则以树群、树丛或单株形式存在。各类大小个体齐全、种群结构为--异龄“竖棱型”:成年木多;幼木、青年木和频死木少。雌雄性比为100:2。自然型个体占总数的87%,园艺型个体仅占13%。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珍藏着自古以来银杏生长发育及群落更新与演进的各种信息。通过反复调查研究表明,盘县银杏地理种群保存着一个以中部地区,5镇一线为核心的分布中心,中心密集,越远越稀。其基本结构为链珠状分布单元。若干链球状单元沿山脉中、底部伸展,然后扩大为全县的网络结构。每一链珠单元独立存在,表现出自核心而远地,由群落到树群、树丛及单株的逐步缩小乃至消失。全县白果最高年产量为75T,已有较长期的应用传统。因此可以推断,该地理种群很可能是原产地基础上,受当地原始农业经济活动的长期影响而保存下来的。直至今日,其生长发育和群落更新的支配力量主要还是大自然。若干具有野生性强的个体仍然是种群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调查研究证明:贵州省务川县至今存在着较丰富的野银杏种质资源."丰乐镇张家山典型野银杏森林群落"的发现,为中国野银杏存在的事实提供了可靠的样地物证;黄洋坪廖家村"以雄树群为主体的野银杏残存群落",首次揭示了"野银杏群落学性比配搭及水平分布"的特殊性;在全县范围内,以十二盘为代表的野银杏残存群落、残存树群、残存树丛、残存孤立木及孤立木桩篼迹地等演替系列的普遍存在,表明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存在过大面积古银杏森林群落.该森林群落至今处于"逆向演替"过程之中."逆向演替"的基本规律是从大(面积)到小、从小到弱到无,直到消亡.同地球天然植被"逆向演替"规律完全一致.至今存在的古银杏残存群落、残存树群、树丛、特大孤主木及孤立木桩篼迹地,大部是古森林银杏群落"逆向演替"不同阶段的残余部分.具有明显的群落形态学演变特征和识别价值.有力证明贵州省务川县是中国野银杏的故乡和现代保留地.  相似文献   
7.
盘县银杏远近闻名,很有特色。不仅因其经济价值,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学术意义。从植物地理学角度看,它至今保存着一个密集而完整的地理种群。该种群有时集中成片,组成特殊"银杏森林一人居群落",有时则以树群、树丛或单株形式存在。各类大小个体齐全、种群结构为一异龄"竖棱型":成年木多;幼木、青年木和频死木少。雌雄性比为100∶2。自然型个体占总数的87%,园艺型个体仅占13%。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珍藏着自古以来银杏生长发育及群落更新与演进的各种信息。通过反复调查研究表明,盘县银杏地理种群保存着一个以中部地区,5镇一线为核心的分布中心,中心密集,越远越稀。其基本结构为链珠状分布单元。若干链球状单元沿山脉中、底部伸展,然后扩大为全县的网络结构。每一链珠单元独立存在,表现出自核心而远地,由群落到树群、树丛及单株的逐步缩小乃至消失。全县白果最高年产量为75T,已有较长期的应用传统。因此可以推断,该地理种群很可能是原产地基础上,受当地原始农业经济活动的长期影响而保存下来的。直至今日,其生长发育和群落更新的支配力量主要还是大自然。若干具有野生性强的个体仍然是种群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盘县银杏远近闻名,很有特色.不仅因其经济价值,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学术意义.从植物地理学角度看,它至今保存着一个密集而完整的地理种群.该种群有时集中成片,组成特殊“银杏森林一人居群落“,有时则以树群、树丛或单株形式存在.各类大小个体齐全、种群结构为一异龄“竖棱型“:成年木多;幼木、青年木和频死木少.雌雄性比为100:2.自然型个体占总数的87%,园艺型个体仅占13%.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珍藏着自古以来银杏生长发育及群落更新与演进的各种信息.通过反复调查研究表明,盘县银杏地理种群保存着一个以中部地区,5镇一线为核心的分布中心,中心密集,越远越稀.其基本结构为链珠状分布单元.若干链球状单元沿山脉中、底部伸展,然后扩大为全县的网络结构.每一链珠单元独立存在,表现出自核心而远地,由群落到树群、树丛及单株的逐步缩小乃至消失.全县白果最高年产量为75T,已有较长期的应用传统.因此可以推断,该地理种群很可能是原产地基础上,受当地原始农业经济活动的长期影响而保存下来的.直至今日,其生长发育和群落更新的支配力量主要还是大自然.若干具有野生性强的个体仍然是种群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老鹰茶—贵州大娄山民族民间古茶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向应海  鲁新成 《贵州科学》1998,16(3):216-220
茶是东方人的饮料,世界三大著名饮料之一,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大娄山脉及邻近山区,始饮于该地区,始种于该地区,在古代,我国对茶的称谓有萘,贾,设,茗,等10种之多,对多种称谓的解释有二:随时代不同而出现的变化:多种称谓本身就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所饮用的不同的古茶种,现有尚存的雪茶,儿茶,甜茶,苦丁茶以及本文介绍的老鹰茶便是例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贵州省古森林残存群落”系列调查之二.着重对务川县鹿坪村白果园及务川县丰乐镇大院子川王庙两处古森林残存群落中的银杏种群进行了定量研究,相应介绍了森林群落的结构、成分、数量及立木的物侯型级.根据现有资料证明:两处森林仍具有常绿阔叶林的典型的群落特征.白果园森林群落应属“针阔叶混交的古森林残存群落”;川王庙森林群落则属于“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的古森林残存群落”.在上述群落中,银杏种群同森林中其它种群一道沿着天然森林群落的自然规律进行生长、发育和更新,具有同其它野生植物种群一致的生长发育特性,应是古森林残存群落中处于自然状态万的野生性银杏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