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地图的定义是目前地图学界讨论的重点专题之一。本文追循地图的演变过程,着重说明两个问题:(1)简要分析古代和近代两个有代表性的地图定义及其历史局限性;(2)概略总结归纳现代地图的发展持点,提出有待探讨的现代地图定义之浅见,以期抛砖引玉,求索确切的现代地图定义。  相似文献   
2.
地面起伏的各种形态,如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从几何学的观点来说,那是三度空间的曲面,都是由不同形态的斜坡组成的;而地图是二度空间的平面。把三度空间的曲面,展绘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而且要求地形图[注1]上地貌[注2]现图具有量算性和明显性,那是很不容易的。长期以来,经过人们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已经总结出了许多种表示地貌的方法,如晕滃法、晕渲法、高程注记法、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截至现在为止,人们公认等高线是一种具有量算性和明显性的方法。在用等高线法表示地貌的地形图上,可以判定斜坡的倾斜方向、量算地面点的高程和地面坡度的大小,从而揭示出地面起伏的状态的真实情况,指出区域地貌的结构。因此,等高线法被广泛地用于地图来表达地面起伏的状态。我国的地形图就是用等高线法[注3]来表示地貌的。关于用等高线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现状图简称土地利用图,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概查和详查)的基本成果。对于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此项成果应有三种地图:一种是以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为工作底图,经调绘、清绘而成的分幅土地利用调绘原图;另一种是按行政分区,以完整的制图区域作为图幅范围,用土地利用调绘原图作基本资料,经过制图综合编制而成的县(概查)或县和乡(农区详查)的土地利用挂图;第三种是由县、乡土地利用挂图缩编而成,作为文件插图用的土地利用概图。本文仅叙及有关编制县、乡土地利用挂图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不可缺少的一项数学要素,它是地图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地图比例尺对确定地图内容的几何性和地理性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地图比例尺不仅在制图时而且在用图中都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似应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不可缺少的一项数学要素,它是地图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地图比例尺对确定地图内容的几何性和地理性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地图比例尺不仅在制图时而且在用图中都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似应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