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1.
<正> H·Schottky 型膨胀量热计[1],经多次改进,已成为一种对快速热过程具有高灵敏性的热量装置.在测量数据处理方面,(?)等也作了重大改进[4],不仅避免了在热交换修正方面的烦琐计算,又能使所得结果更为可靠。我们根据国内外现有资料[1~9,20],结合我室研究课题,改进设计,组装了一台膨胀量热计。经多次校准,测定标准物质KCI的溶解热,其所得结果与目前最  相似文献   
2.
<正> 苯-甲醇体系,是一种由非极性和极性有机物所组成的二元体系。过去虽然对该体系有过不少研究,但是,关于它们混合物体积变化的资料,却为数不多,而且数据不够完整。其中,Washburn Harms,Scatchard,和Brown等人的工作,较为重要。他们提供了25℃时体识变化的基本数据。1967年Sumer和Thompson  相似文献   
3.
<正> 引言研究液一液体系混合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在理论发展上和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意义。目前,测量上述体系的摩尔过量体积,大体分为两类方法:一类是间接法,即利用不同类型的密度计测量混合前后的密度改变;另一类为直接法,即利用膨胀计测量混合时实际的体积变化。一般说来,后一类方法要比前者准确。直接法测量中,使用V型膨胀计较为普遍,在严格控制各种操作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相当准确的结果,能够测量出十万分之几毫升的体极变化,而且使用的高纯试剂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4.
在298.15K,使用Picker混合型流动微热量热器测量了苯十环己烷和苯十四氯化碳体系的摩尔过量焓,与文献值相符在1%以内,说明仪器工作性能良好,测量数据可靠.本工作系统测量了环己酮与环己醇在300.15,303.15,308.15,313.15和323.15K时的摩尔混合热.发现在这些温度下混合热的极大值均位于x≈0.5处,混合热曲线对称.该体系的混合热,先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至308.15K左右又缓慢回升.此外,根据实验数据,利用Redlich和Kister方程,计算了300.15K时两组分的偏摩尔混合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