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讨论和比较了关于山茶属演化趋向的两种观点,认为根据现存种类及目前发现的化石资料,花无梗,苞被不分化为苞片和萼片,代表了山茶属的原始特征;而花梗伸长,引起了苞萼分化,苞片在花梗上疏离,宿存,脱落或减少,演化出更加进步的类群;而苞被保持不分化,多数状态下也可能在花和果等方面得到演化,体现了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在山茶属内次级分类群中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2.
关于金花茶组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山茶属金花茶组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订正,认为本组共有15种2变种,一些不尽合理的分类单位作了转移或归并处理。  相似文献   
3.
紫茎属Stewartia 和摺柄茶属Hartia 是山茶科Theaceae 位置颇为特殊的分类群.已被发现的紫茎有12种1变型;摺柄茶有15种4变种.自本世纪卅年代起,学者们对于这两属在系统中的关系争论不休,或主张两属并存,或认为摺柄茶属应合并于紫茎属,迄今并无定论.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工作,试图对这两属的分合提供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4.
苦茶Camellia assamica var kucha Chang et Wang的嘌呤生物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重量法和柱层析法从苦茶Camellia assamica varkucha Chang et Wang 的嫩梢中分离出3 种嘌呤生物碱, 经薄层层析、熔点测定、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和质谱等对其结构的测定,鉴定为咖啡碱、1 , 3 , 7 , 9四甲基尿酸和可可碱, 其百分含量分别为088% , 084 % 和029 % . 样品水提物经氯仿萃取后直接由高压液相色谱分析, 测得苦茶含咖啡碱1932 9% ,四甲基尿酸1294 1 % , 可可碱0585 5 % , 茶叶碱0012 8% . 这是茶组植物中嘌呤生物碱新的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5.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提取了可可茶茶花和可可乌龙茶的挥发油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比可可茶茶花和乌龙茶挥发油成分的异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可可茶茶花挥发油成分中大根香叶烯D(53.97%)、α-金合欢烯(16.07%)、沉香螺醇(3.96%)、十三-2-炔-环丙酯(3.30%)、δ-杜松烯(3.22%)、β-荜澄茄油烯(1.96%)、异香橙烯(1.73%)、1,5-二甲基-8-(1-甲基)乙烯基-1,5-环癸二烯(1.61%)、古巴烯(1.55%)9种物质的含量较高,其中七种烃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油成分的80.11%。顶空固微萃取法得到的可可乌龙茶挥发油成分中反-橙花叔醇(29.1%)、己酸叶醇酯(22.56%)、4-乙酰基-3-乙烯酸乙酯(10.21%)、芳樟醇(6.17%)、紫苏烯(5.97%)、α-金合欢烯(3.54%)、反-叶绿醇(2.11%)、己酸己酯(1.87%)、(3Z)-3-辛酸丁酯(1.74%)9种物质含量最高,其中3种醇类物质占总挥发油成分的37.38%,4种酯类物质占总挥发油成分的36.38%,2种烃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油成分的9.51%。可可茶茶花挥发油成分以烃类化合物和醇类居多,可可乌龙茶挥发油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酯类,正是这三类化合物使得可可乌龙茶具有花香的气味。  相似文献   
6.
山茶属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山茶属1新种,云南半宿萼茶CameliaskogianaYe,对连山红山茶与超长柄茶的花及秃山茶的果,分别作补充或更正描述.所引证的标本分别保存于美国国家植物标本馆及中山大学植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中国广西山茶科柃属植物两新变种,即小叶红褐柃Eurya rubiginosa Chang var.microphylla Ye Chuangxing et Shi Xianggang与毛萼假杨桐E.subintegra Kobuski var.pubisepalaYe et Shi。小叶红褐柃与窄基红褐柃E.rubiginosavar.attenuata最为接近,区别在于其节间较短,叶卵形,细小,长不足3 cm,宽仅1~1.5 cm,侧脉在两面均不明显;花也较原变种为小,花萼长1~1.5 mm。毛萼假杨桐因其顶芽具睫毛,花柄、小苞片具稀疏短柔毛及萼片密被微柔毛而与原变种不同。  相似文献   
8.
9.
山茶属三新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灌木,小枝灰色,嫩枝红褐色,无毛.叶倒卵形,有时呈窄椭圆形,长7一11厘米,宽2一3.5厘米,先端钝或圆,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均无毛,侧脉5一8对,干时两面略可见,中脉两面稍突起,全缘,或有时靠近叶尖有少数齿突,  相似文献   
10.
通过石蜡切片法、组织离析法对中草药肿节风的根、茎、叶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肿节风的木质部主要由管胞组成,同时有少量导管存在,导管分子相对原始,端壁倾斜,横闩多达60条。其中根的内皮层无明显凯氏带,韧皮部极狭窄,木质部的组成以管胞为主,皮层中散布有大型的石细胞;茎内维管射线有单列和多列两种,叶肉内无栅栏组织等特征可作为生药鉴定的主要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