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创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对于加快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地区性乃至全国性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有着重大的意义。一个综合性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应该具备农业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与生产、企业孵化、应用示范、培训、推广和服务等多项功能。昆山和南京可能是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最有利的城市。  相似文献   
2.
3.
老年痴呆患者的EEG信息熵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非线性动力学方法比较分析了老年痴呆(AD)患者与同龄正常人的脑电(EEG)信息熵特征,初步表明AD患者头皮各导联处EEG信号的信息熵均显著低于同龄正常人的相应值,下降的相对幅值达22%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可考虑试用信息熵作为AD临床诊断的特异性指标,信息熵在生物医学工程,尤其在临床医学工程中具有潜在的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5.
监测和分析了不同覆盖措施对桃园杂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能有效抑制桃园杂草的发生。利用秸秆覆盖能明显抑制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 Sobol)和婆婆纳(Veronica didyma Tenore)的种群发生率,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L.)和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覆盖由于生化他感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其它杂草。地膜覆盖则通过改变地表生态因子从而减少草(Humulus scandens L.)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林群,男,1935年7月生人,原籍福建省福州(连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林群院士195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是我国泛函分析、计算数学研究领域著名的数学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在对微分方程求解的加速理论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成果,形成了系统理论,被国内外同行公认为是“开创性的工作”,并被列为“当今最有希望的3种加速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7.
公路仿真系统数据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公路仿真系统数据驱动的特点出发,对公路仿真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和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对象一关系数据模型的建立,解决了对仿真资源动态管理、动态连接的问题。提出基于COM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满足了数据封装及数据共享的要求。给出了仿真实验框架和仿真模型的形式化描述,讨论了仿真模型库构造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解决仿真过程数据共享、模型动态构造、复杂实体处理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培才  卞建春  王革丽  周秀骥 《科学通报》2003,48(13):1470-1476
到目前为止, 有关非平稳复杂系统及其在气候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它有着比混沌系统更为复杂的行为), 是一个较少被人理解, 并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前瞻性研究课题. 在大气运动中, 气候正是一个典型的非平稳系统. 但是现有的气候预测理论, 包括统计预测理论和非线性预测理论, 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建立在平稳性假定的基础之上. 这有悖于气候过程的基本性态, 因此它有可能是导致气候预测水平低下的重要的理论上的原因. 另外, 近10年来, 气候过程具有层次结构已经成为许多科学家的共识, 但是如何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 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人们似乎还没找到合适的途径. 至少, 科学家们目前还没提出适当的概念和方法, 去为它搭起一个框架. 事实上, 气候系统的多层次结构(它与通常的多尺度结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正是产生非平稳行为的原因, 而气候系统的非平稳特性正是层次结构的集中表现. 文中将根据我们的一些初步研究结果, 就这种具有层次结构的复杂系统的预测问题给出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9.
电力市场中的价格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电力市场中的实时电价这一基础问题,具体分析了实时电价的组成成分和进一步的 收益调节方案,并就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因素及影响,乃至在我国的实际应用前景及相应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1993年南极臭氧洞期间普里兹湾地区的大气振荡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献[1]对1993年南极“臭氧洞”期间中山站上空的大气臭氧总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在中山站上空大气臭氧总量有着十分显著的逐日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可能与中山站位于臭氧洞边缘,受南极平流层极地涡旋摆动与伸缩的动力过程影响有关。本文利用南极中山站地面温度、气压和大气臭氧总量资料和与中山站(69°22′S,76°22′E)同在普里兹湾地区的澳大利亚戴维斯站(68°34′S,77°54′E)的探空资料,对1993年南极臭氧洞期间普里兹湾地区的大气振荡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