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早在两亿多年前,龟类的祖先就生活在地球上,因对栖息环境及饮食并不苛求,顽强拼搏,使它们终于繁衍成一个不小的家族。可时至今日,龟类在哭泣、在哀诉,因为人类的吃龟之风,加上龟贸易走私,使龟家族遭受灭顶之灾。面对这一状况,最为焦虑的是海南师范大学的史海涛教授……古书《礼·礼运》中麟、凤、龟、龙被指为"四灵"。而在这"四灵"中实有其物的,仅龟一种。正因为龟入选过"灵物",古人便授以种种传说。  相似文献   
2.
在广东省江门市大东洋蛇类研究中心的养蛇场里,包括眼镜蛇在内的多种毒蛇和无毒蛇源源不断地繁殖出来。其中,眼镜蛇已繁殖到第四代,其他种类的蛇已繁殖到第三代。2005年2月2日,由广东省科技厅主持,在该养蛇场进行了养蛇技术成果鉴定会。专家们经过认真的讨论,认定其技术成熟,生产的蛇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部分需求,对某些珍稀蛇种的繁育也能有所助益。为什么要人工养蛇?随着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利用,野生动物,尤其是蛇的栖息地被不断压缩,而多年以来蛇类被不断猎捕,数量已经很少了。我国民间对蛇有相当大的需求,即使不提对蛇的食用,光是医用一项…  相似文献   
3.
据现过两头畸形例子的蛇种,至少有双斑锦蛇、红点锦蛇、白条锦蛇、中国水蛇、蝮蛇和银环蛇等。尽管它们确实长着两个头,但动物分类学家却告诉人们,它们不是两头蛇,只是蛇的两头畸形。《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给解珍起的绰号是“两头蛇”,喻其无比凶猛勇敢。可是蛇的双头畸形,不但不凶猛勇敢,甚至生活也难自理。大脑是动物的指挥中心,在一条蛇身上存在两个指挥中心肯定使指令紊乱甚至截然相反。笔者知道图中所示的银环蛇活着时的尴尬:爬的方向左也不是,右也不行;饮水、吞食也常彼此相争;有时两头还因意见不合而欲咬对方。截至目…  相似文献   
4.
蛇魔王     
照片中的角色是何方神圣?它摆开一副随时准备出击的架势,炯炯有神的目光注视着前方,弓起的身子犹似蓄势待发的弓,真是看上一眼也会令其他动物胆战心惊,它的大号叫褐色树蛇,是美国关岛上的动物霸王。 其实,在1940年前,它在美国管辖的关岛上还未见分布,可后来竟像变幻魔术似的,却在该岛一下子繁衍开来,居然成了该岛上的混世魔王。 关岛,坐落于美国夏威夷以西5000公里处,是西太平洋上的一个旅游的好地方。这儿一派热带风光,森林茂密,林鸟成群。这里气温宜人,年平均气温26—27℃;海空交通均极发达,所以这儿游人似…  相似文献   
5.
在羊城广州,铁树随着近几年被作为高档绿化树种之一后,人们已能常见铁树开花的现象了.  相似文献   
6.
南国多榕树     
南国多榕树。一棵古榕,一个景点,这是反映当地某一片断或某一侧面的人文史。广东新会的“小鸟天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小鸟天堂”自巴金老人访游后,对其大加赞赏并撰文作荐,一时名声大振,游人似鲫。如今在其外围已建一公园,巴金老人题写的“小鸟天堂”四个大字,金光闪闪,悬于入口处上方。入园,可登临“观鸟亭”远眺,也可到当年巴老驻足之处的“巴金亭”小憩……要实地饱览一下“小鸟天堂”的鸟乐园,则可买票趁游艇登岛,在河的彼岸那一片覆阴20多亩的古榕的万绿丛中才是百鸟繁衍生息之所。广东多古榕,仅南雄一地,若排除其年岁暂未核实的20…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是福建省的第一名山,是个游人如云的旅游胜地。武夷山产有一种被称作“武夷橙”的甜橙,因其味美形奇,颇受人们欢迎。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医学上应用的中药材,许多还全靠捕捉和采集野生的动植物,产量很难大幅度增加,因此,为了广辟药源,研究如何把野生动、植物变为人工饲养或栽培,就很有必要。本文就五步蛇的生育及其仔蛇的饲育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伍律教授是本刊编委,不幸于去年十二月二日病逝.特发表这篇文章,以作悼念.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0.
浙江的比蛇     
“比蛇”的“比”字,倒颇有“斗鸡”的“斗”的味道,令人害怕。郑板桥(1693—1765)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在其笔下就介绍了这一怪蛇。在《郑板桥集》中的《比蛇》诗云:“好向人间较短长,截罔要路出林塘;纵然身死犹遗直,不是偷从背后量。”其诗有序,进一步勾勒出比蛇的形象:粤中有蛇,好与人比较长短,胜则啮人,不胜则自死,然必面令人见,不暗比也。山行见者,以伞具上冲,蛇不胜而死。诗中明言比蛇产广东,但事情也怪,我因从事蛇的科研工作,于1980年调来广州暨南大学至今,留心访查和查阅有关资料仍无所获。莫非郑说有误,静思之,终于找出了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