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雨春  秦绪娟 《科技信息》2011,(32):I0204-I0204,I0206
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代表的牛顿力学理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成果,它把牛顿力学理论基础的统一性、逻辑结构的简单性和数学美思想结合为一个整体,勾勒出一个和谐的世界图景,满足我们美感上的享受。毫无疑问,它至今仍是人类科学大厦中璀璨耀眼的艺术盛宴。  相似文献   
2.
刘雨春  张倩倩 《科技信息》2012,(2):26-26,28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也是人回归本真状态的文化,人的本真性以生态文化的方式得以显现,具体表现在人对自身生态本性的挖掘,家园感的重建,以及人的存在状态的生态转向,生态文化时代人的生态本性的回归体现出生态本真美。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对基督教与科学之间关系的探讨持久不衰.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基督教文化与科学是对立的.本论文在肯定基督教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确阻碍科技发展的前提下,从当今意义危机和价值迷失日益严重的境遇下出发,指出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与科学关系重新审视的必要性.后经史实分析打破了把基督教文化与科学的关系断言为一部冲突史的传统观念,证明了两者之间是一种并存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加强创新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即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其次,要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第三,要改革教学方法。第四,要营造有利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环境。通过艺术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右脑;开设创造性思维或创造技法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在管理上,建立一种鼓励创新的运行机制;建设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师资队伍等。  相似文献   
5.
刘雨春  卞炳生 《科技信息》2011,(36):I0020-I0020,I0022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离和对立的思潮大约开始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发展在20世纪。两种文化分离和对立的后果是严重的。对于正在努力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来说,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两种文化的分离和对立显然不利于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繁荣与发展,不利于人类本身的全面发展,不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特别是不利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问题就在于二者都有片面性、狭隘性,都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狭隘的科学观和文化观是导致两种文化分离和对立的重要根源。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凸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就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要求。生态文化融合了两种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两种文化融合营造了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