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根据心理学专业学生现有的生物学基础及心理学专业特点对课程教学的要求,从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着手,探索适合心理学专业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帮助文科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人体解剖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和验证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文[1]提出的一般性的统一的处理方法,对AXY_3型分子的键角、杂化指数和成键能力等进行了计算,获得了规律性结果。  相似文献   
3.
仿照相图的作法,本文对等温三元均相反应提出了一种反应图。我们发现,化学反应可按计量系数的不同进行分类,它们各有不同的几何特点,因此,可以利用这种图形的反应途径直线和汇聚点等几何特点,对整个可逆反应的反应度、平衡组成及平衡移动等问题,迅速简明地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对于以前的工作所做的一般化处理,以前的结果仅限于分子ML_k有两个配体(k=2)的情况。现在推广到k>2的情况。假设分子中任意两键M—L_p和M—L_q间的夹角α都相同,我们得到了一些关于对角阵D(λ)酉阵U~T,重迭阵S_1和键强度F的一般公式,还讨论了SS~T的性质,进而由最大重迭法给出了Pauling的成对一缺陷一求和近似的一个理论证明,这表明,Pauling的近似对于键强的估算是很好的。  相似文献   
5.
对于s—p 杂化,本文直接论证了各杂化轨道间的正交关系,就是两矢量间的垂直关系。即使是四维空间中sp~3杂化的情况,也可以算出或画出任二sp~3矢量间的90°夹角.关键在于讨论正交关系时,总可以撇开其他的矢量,任取二个矢量进行考察,使问题得以简化.各杂化轨道的极大值指向之间不相互垂直的原因,就在于s 轨道无确定的指向.文中定义了一个“翘起角”以说明空间关系,进一步明确了键角关系的计算方法,原则上仅决定于不含s 成份(纯p 轨道)的矢量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用通俗的语言并辅以图解,说明为什么属于同一共轭类的元素是相互等价的.并指出“不论绕什么旋转轴,凡是旋转相同φ角的操作都是同一类的”这样一种提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对于氢原子定位于Ti_4,Ti_5,Ti_(17)和Ti_(20)等钛原子簇的问题,应用推广的Huckel 分子轨道(EHMO)理论进行了研究。与前人所作从头算的结果一致,发现氢原子在完全晶体的外部三重配位的位置上优于内部各处。而在钛原子簇内又是四面体环境优于八面体环境.氢原子在内部各处时的结合能.还因为邻近空穴的存在增大.较之表面位置而言,确实只有与空穴相邻的四面体位置是唯一稳定的内部环境。Ti_(17)的态密度图表明,由氢而产生的带位于Fcrmi 能级下约6.5ev 处,光电子发射的结果是定性相符的.  相似文献   
8.
一般在结构化学的书籍中,是根据对称性特点将分子轨道(MO)进行分类的,即σ轨道是沿键轴呈园柱形对称的,若有一个包含键轴的节面则是π轨道等等。但是在量子化学的书中,却有时是一方面由量子数λ=0、1、2、…分别命名为σ、π、δ、…分子轨道,另一方面又说“除按以前讲过的以角动量沿键轴的分量(即按λ值)来对分子轨道进行分类外,还常按照由原子轨道组成的分子轨道的电子云分布的情况来进行分类。”这样,似乎是两种没有联系的分类方法,对一些初学的同志来说,就难于明白这  相似文献   
9.
韶关市第十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与统计结果表明,促进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有比较大的空间,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层面当务之急是:1.教育主管部门周密计划,切实提高继续教育培训效果;2.学校领导重视,创设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氛围;3.主管领导亲力亲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4.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引导教师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随着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广泛与深入,大学也逐渐由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那么,大学如何才能既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保持其自身的独特性呢,主动适应、超前引领是现代大学应对社会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