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7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国内外重要期刊等发表的有关陕西省综合自然地理学方面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为基础,对近十年来陕西省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并根据当前国内外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的动向,结合陕西省的实际,提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基本理论土地资源的适宜性,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的内在自然经济属性对发展农业生产所提供的生态环境的适宜程度,适宜程度的大小以具体作物的生态条件特征来衡量,而与某种农作物生长适应之间的关系协调与否,既是表明土地资源对某种利用目的的适宜程度水平,又  相似文献   
4.
土地类型系列制图在国内外日益得到重视,已成为土地类型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但是,目前对于土地类型系列制图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有待在土地类型研究和制图实践基础上进行探讨。试论土地类型系列图的编制一文就是以已经完成的陕北黄土高原土地类型系列图为例,从理论和方法上,对土地类型系列图的内容和特点,土地类型系列图编制的理论基础与制图对象,土地类型系列图编制的方法等问题作了系统而较为深入的论述,而且,在土地类型系列图编制的理论基础、制图对象和方法问题中也阐述了作者的见解和观点。  相似文献   
5.
对陕西秦巴山区垂直自然带的土地结构与演替研究,经过4次野外考察和15个典型地段的填图、观察和分析,把秦巴山区分为秦岭北坡、秦岭南坡和大巴山北坡3个地区,对每个地区不同的带层,通过图件分析,数学计算和土地质量评价,针对土地类型结构格局、选取代表性的25个土地类型样本作演替模式模拟,并实现了通过计算机和GIS支持的土地结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和模型建造。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以南洛河上游土地类型与综合自然区划的实践为例,论证了两种自然区划步骤、土地类型是自然区划标形态单位、土地类型结构格局和由土地类型组合自然小区等主要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9.
经国家教委批准,全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应用讲习班于1987年7月15日至8月5日在我校举办。来自全国41所高等学校的49名同志参加了讲习班。举办全国性综合自然地理学讲习班,这在我校还是第一次。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刘胤汉、杨凯元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牛文元副研究员等有关专家应邀作了专题报  相似文献   
10.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是基本的区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区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①。自然区是区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规律的具体表现,也是自然地理区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划分自然区是认识和探讨区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规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