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研究了龟纹瓢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小麦蚜虫的捕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1a发生5代,在自然变温条件下,从卵到成虫发育历期为17.11d,其中卵期为(2.85±0.84)d,1龄期为(1.40±0.51)d,2龄期为(2.33±1.11)d,3龄期为(1.67±0.49)d,4龄期为(3.73±1.31)d,蛹期为(5.13±0.99)d.其卵期发育起点温度为15.47℃,有效积温为18.59日度.龟纹瓢虫成虫对小麦蚜虫的捕食效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为Na=0.7059N/(1+0.0133N),成虫对小麦蚜虫的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根据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得Na=75.19exp(-47.53/Nt),在1d内,1头龟纹瓢虫对小麦蚜虫的最大捕食量为75.19头,最佳寻找密度为47.53头,在利用龟纹瓢虫成虫防治小麦蚜虫时,益虫和害虫个数比可以1∶50作为参考值.  相似文献   
3.
4.
对宁夏三地1985,1989,2004,2005年构杞刺皮瘿螨(Aculops macyodnis)发生量进行了5次调查,利用DPS软件进行统计,计算出了平均螨量μ,样本方差S^2及集聚度指标。通过对集聚度指标的分析,分别判断出枸杞刺皮瘿螨的空间分布型.同时,利用频次比较法,配合泊松分布、奈曼分布、负二项分布进行理论频次的计算,并用χ^2检验确定枸杞刺皮瘿螨的空间分布型,计算田间理论抽样数.结果表明,该螨在宁夏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均为聚集分布并呈负二项分布型,且螨量基数不同,理论抽样数不同;样本方差S^2越大,理论抽样数目越多.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