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范国强  刘玉礼 《河南科学》1996,14(4):439-441
本文分析了不同地区毛泡桐种子的发芽状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光照处理有利于提高毛泡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室温贮藏不利于种子活力的长期保持。根据不同条件下毛泡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差别,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将其划分为四组,该结果为泡桐引种和培养新品种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整体模型与分割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计算HC轧机的辊系变形。采用整体模型并利用功的互等定理和积分方法计算弯曲和剪切变形;采用分割模型的影响函数法导出辊系接触变形计算的统一表达式;考虑轧件弹性变形对出口板厚分布的影响;利用迭代法计算辊间接触压力分布和出口板厚分布。为进一步研究HC轧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泡桐萌芽更新造林技术及效益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刘玉礼,赵蔚,汤险峰周口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董启元,刘中山商丘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刘奠基许昌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刘心诚,张文健泡桐是我省主要绿化造林树种,生长快,材质好,经济价值高。利用泡桐的强萌芽性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正> 从六十年代开始,泡桐在黄淮海平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泡桐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1984年河南省秋季带叶栽植泡桐就达1.7亿株。泡桐的优良特性越来越为广大群众所认识,植桐已成习惯。目前,植桐在黄淮海平原正向纵深发展,除继续发展具有独特风貌的农桐间作林外,泡桐生产出现了以下四个发展新趋势。营造泡桐速生丰产林利用泡桐生长迅速,经济价值高,宜于和农作物间作的特性,采取科学栽培技术,选用良种壮苗,采取集约经营等措施,营造泡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分条离散法分析冷轧带材的三维变形,求解出前后张力分布。通过考虑入口非接触变形,使变形区入口处不产生速度间断。同时,采用了更为合理的横向位移函数,使横向位移与压下规律相一致,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求解三维轧制问题的分条离散法。  相似文献   
6.
<正> 泡桐短期轮伐技术是在高水肥的宜林地上,选用速生型泡桐优良品种,采取圃地育苗——移植造林,或留圃造林,或埋根造林等方式,造林后加强管理,第四年进行第一次间伐,伐后萌芽更新,第七年进行第二次间伐,伐后萌芽更新,第十年全部采伐,在一个皆伐周期(十年)内,采伐三次。实践证明,植苗造林4年生和萌芽更新3年生泡桐胸径一般可达到12——20厘米,植苗造林7年生和萌芽更新6年生泡桐胸径一般可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研究了DC轧机的板厚板形综合控制功能,为这种轧机的研制、推广及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三机架可逆连轧实验机组上,采用铅试件和钢试件,对H型钢的万能连轧过程进行了综合模拟实验研究,探讨了轧辊线速度差对机座间的张力,连轧张力对腹板前滑,翼缘宽展,轧制力,轧制力矩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一些钢试件连轧与铅试件连轧不同的特性,得到了一系列的连轧过程工艺资料,并给出了张力回归公式,对H型钢的连轧工艺参数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轧制数学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河南省泡桐生产概况泡桐萌芽林胸径生长高峰到来的早,1-3年生胸径生长为植苗林的1.98-2.30倍,4年生后趋于缓和;树高生长在1-7年生有三次生长高峰,第一次生长高峰(苗期)生长量绝对值大,为植苗林的1.49倍;立木材积生长在3-6年生生长迅速,生长量为植苗林的1.68-5.72倍,之后材积生长趋于缓和。萌芽林表现出明显的早期速生特性,但随着树龄增长,生长速度趋于缓和。泡桐生长快,材质好,经济价值高,深受群众欢迎,在河南省栽培历史悠久。自六十年代以来,以农桐间作为主要形式的栽培方式兴起之后,泡桐生产发展很快,已成为河南林业生产的一大优势。现在全省  相似文献   
10.
<正> 泡桐为假二叉分枝,自然接干性能差,往往是造林时的苗高,即是成材时的主干高,形成矮干,且干形弯曲,尖削度大。降低了桐材等级、出材率及经济效益。利用泡桐荫芽更新可以培育出高干通直的优质桐材。萌芽林具有突出的苗于高和主干高优势,1年生萌芽林苗干高为植苗林的145.10~162.23%,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