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就修辞研究与修辞教学中涉及的部分侧面,粗略地谈一点个人的体会,也有质疑与商榷。偏见谬误,在所难免,不揣冒昧,谨就正于同志。一、修辞形式的选择“摆脱不了”思想内容的“纠缠”二、词、句的双向延伸开拓了修辞的研究领域三、修辞活动伴随着心理活动并与审美活动同步四、“模糊”与“准确”的修辞要求是辩证统一的五、修辞的综合性的又一体现  相似文献   
2.
象“文”、“史”、“哲”常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样,“语”、“修”、“逻”也是经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在实际运用中,语言结构的任何片段,小自字词,大到篇章,能与修辞、逻辑截然分开的事例,恐怕是很难找到的。 但是,尽管凡是有语言的地方都有修辞,修辞却又不等同于语法、逻辑,它们都各有其内在的规律,彼此不容混淆。 人们常说:“逻辑,指的是人们思维的规律,它管的是对不对的问题;语法,指的是语言  相似文献   
3.
同义修辞手段刍议——学习《修辞学发凡》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领先的科学,是有它的客观基础的。因为,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必然有赖于“语言”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语言”这个物质外壳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思想认识是否精确,听者读者能否再现地领悟说者写者所表达的含义,这是语言学研究的价值所在,这是语言学要研究的本质问题。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语法学,也不能无视语义;研究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学,更不能不研究语义。“同义修辞手段”的研究,为什么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兴趣,除了时代的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对语言对应规律的要求,是有语言本身内在的原因的。  相似文献   
4.
“一句话”固然可以“百样说”,“一句话”也可以“百样解”。一个意思可以有多样的表达形式;一种语言形式,也可以表达多样的思想内容。这种复杂的情况,是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诸多因素错综复杂而造成的。所以,修辞活动既要受到语言本身规律的制约,又要受到影响语言运用的非语言因素,诸如交往双方的种种关系、思想感情、文化素养、观点倾向、工作职责、道德习尚,以及何故、何求等等的制约。概括地说,修辞活动必然要受到语境(语言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