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散落在《庄子》中的神话材料通过考据与推理均可还原为神话原型,鲲鹏、浑沌、大木和神人为四大代表意象。庄子的神话思维借由意象而寻绎,亦随意象的走向而展开。庄子对神话的选择和锻造较为彻底地超越了传统的神话思维模式,其对神话的审美追求与神话式寓言的创作实践,体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文学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2.
庄子在科技问题上有一种矛盾的态度 :一方面不断提出并思索科学问题 ,另一方面又贬斥科学探索的价值 ;一方面赞叹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另一方面又顾忌技术的进步会带来人为物役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庄子这种科技观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 ,从其哲学的核心范畴、基本原则、认识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等四个方面明显可以看出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陈寅恪为中国20世纪罕见的具有鲜明学术个性的文化巨人和学术大师。学术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是其毕生所坚持的奋斗目标;历史文化的辨析与阐发为其终生的努力方向;以语言为工具、以材料为基础是其一贯的治学态度;种族差异和中国文化本位是其基本的文化观念;打通意识和史诗互证是其常用的研究方法;“了解之同情”和“古典”、“令典”的疏解是其主要的阐释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老庄直觉思维的对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其思维方式的程式、特点及其在人类掌握世界的两种方式科学和艺术中的方法论意义。并以此为案例说明中西思维方式互补和融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